图为桑日县基层党员干部在参观新旧西藏对比展。记者 马静 摄
“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山南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强了,党的基层干部堡垒作用更突出了。这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结果。”山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定成高兴地对记者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南市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深化改革 夯实基础
山南市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山南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山南地委关于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山南地委管理干部人选动议和酝酿办法》《山南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办法》《山南市县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实施办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干部考核工作;严明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规范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运行,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了制度的执行力,一把手带头发扬党内民主、严格按程序和规矩办事,日益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的共识。
同时,山南市还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山南市委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培厚夯实。2013年以来,共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78个,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162个;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截至去年,全市共有党员46625名,党员性别、年龄、文化、职业构成不断优化。
把好关口 选好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选人用人重要思想,特别是着重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民族地区干部“三个特别”“五个注重”要求,选好人才配强班子;着眼事业长远发展,突出政治、事业、基层三个选人用人导向,突出干部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保护生态的能力水平,坚持依事选人、人岗相适,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同时,不断优化领导干部年龄、民族、性别结构,科学招录、严格管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此外,山南市全面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不断加强公务员综合管理,促进依法履职、勤政廉政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成效。严把“入口”,科学制定招录计划,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根据录用职位定向派遣,促进新录用公务员供需匹配、人岗相适。从严管理,对试用期满考核、任职定级、登记备案等作出明确规定;制定了《山南市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档案工作办法》,探索建立干部实绩档案,推进公务员考核纪实;出台了《山南市进一步加强稳定边境高寒县乡干部队伍办法》,不断深化结构性、培养性、关怀性交流等措施,努力促进各区域、各领域公务员队伍合理布局。
注重培训 强化管理
山南市高度重视党员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保证全市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党的十八大以来,山南市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理论与实践、区内与区外”三个结合,通过跟班学习、交流任职、实地考察、现场观摩、实践操作等方式,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山南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和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推动人才培养与交流及在线教育合作;探索设立了10个领军人才工作室,组建了10个领军人才工作室团队。
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山南市不断研究深化干部管理监督的有效办法,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认真抓好“三超两乱”“裸官”等6项重点整治工作,对“带病提拔”等进行倒查,始终保持对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当干部就必须接受严格监督和严格约束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