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精准施策 靶向发力

2017-10-16 18:04:18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西部大开发讯 (宋丹)10月16日上午10点在陕西省新闻发布厅举行“脱贫攻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商洛市副市长柳宪军、商洛市扶贫局局长罗存成出席,介绍商洛市脱贫攻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了解,商洛市7个县区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其中5个县为深度贫困县,占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近一半。经过上半年精准核查,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41万户、39.82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7.4%,贫困发生率为28.64%。全市701个贫困村中,175个为深度贫困村,占全省482个深度贫困村的36%;其中贫困发生率高于50%的贫困村达到72个。

4.jpg

商洛市副市长柳宪军

  面对这样严峻的脱贫攻坚形势,商洛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最严肃的政治责任,最重大的民生工程,最难得的发展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六个精准”要求,把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五大攻坚战”之首,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找准问题开“药方”,选准路径拔“穷根”,把能扶持的“扶”上来,把应“搬”出来,把该兜底的“兜”起来,有计划、分年度推进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有序退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7个县(区)全部脱贫摘帽,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6.jpg

商洛市扶贫局局长罗存成

    在脱贫攻坚中,商洛市大力实施产业支撑、移民搬迁、金融支持、教育就业、社保兜底、精神脱贫、社会帮扶、精准施策“八大脱贫行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商洛市坚持把产业脱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根本之举,探索创新出了以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大户带动、创新普惠型金融扶贫为主要内容的“三带一创”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针对商洛地质灾害多发的市情,把易地移民扶贫搬迁作为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搬迁、精准施策、精准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商洛市大胆探索金融支持脱贫的模式,在市县设立了扶贫贷款担保基金;坚持把教育就业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还开设公益岗位,帮贫困户家庭实现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

    针对全市因病、因残致贫的特殊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的问题,积极推进医疗救助、社保兜底等政策落实,进一步提高社保兜底保障标准,将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6000元/人•年,分散供养人员标准提高到5500元/人•年;为解决内生动力不足问题,深入开展精神文化脱贫,着力激发贫困群众自我脱贫内生动力,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互促进、同步提升;在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方面,突出党政机关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挂包驻帮”;在上半年精准核查人口数据和信息核实的基础上,聚焦深度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逐户制定帮扶计划,细化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落实扶持政策,综合采取产业扶持、就业创业、生态补偿、易地搬迁、医疗救助、教育支持、危房改造、兜底保障等措施,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商洛市还采取了“六个坚持强化”措施,推动脱贫攻坚有序有效开展。在健全完善“八办两组”协调推进机制的基础上,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十百千”工程,建立了市、县、镇、村、户五级脱贫攻坚组织体系;市上制定出台了“2+9”脱贫攻坚支持政策;坚持强化统筹资源,把统筹整合资源作为凝聚脱贫攻坚战合力的有效方法,把精力、资源、力量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倾斜;把“三项机制”与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有机结合,用“最严格”的督查考核倒逼工作落实;全面推行‘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领航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三变”改革,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脱贫步伐;按照“主官必须主责”的要求,落实“四级书记”抓脱贫责任,实行党政同责;市、县、镇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头包抓贫困村和脱贫攻坚示范村,抓点示范,培育典型,带动工作整体推进。制定了部门脱贫攻坚责任清单,逐部门明确目标任务、支持政策和推进措施。

  前段时间,商洛市、县(区)通过对标贫困退出“577”标准进行综合研判、现场问诊,今年62个贫困村、6.11万人脱贫退出任务可望全面完成。下一步,商洛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扑下身子、埋头苦干,以实干实绩推动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