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西部大开发讯(宋丹 实习生张莎莎)10月13日下午15点在陕西省新闻发布厅举行“脱贫攻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延安市副市长张宏、延安市扶贫局局长朱东平、延安市农业局局长刘小鹏出席,介绍“牢记使命 凝心聚力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了解,延安市有延川、延长、宜川三个国定贫困县,83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62万户、20.52万人。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后,延安市按照“六个精准”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到2016年底,全市14.34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3.2%下降到3.86%,低于全国0.64个百分点。今年,按照中省对扶贫对象进行重新识别核实的要求,全面完成了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洗工作。目前全市还有3个国定贫困县,497个贫困村,22799户、61764名贫困人口。
延安市副市长张宏
提高政治站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和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插队生活过的地方,延安的脱贫攻坚必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让党中央放心,让老区人民满意。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两个明显优势”和“一个明显制约”,坚持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稳中求进和时间服从质量的总要求,实行脱贫摘帽倒计时、常态化管理制度,计划今年实现1.18万贫困人口脱贫、163个贫困村退出和延长县脱贫“摘帽”,明年实现剩余3.81万人脱贫、334个贫困村退出、延川和宜川两个贫困县脱贫“摘帽”,2018年全市将实现整体脱贫。2019-2020年,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老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够格进入小康社会。
延安市扶贫局局长朱东平
强化政策支持,全力推进“八个一批”脱贫工程
延安坚持把精准施策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牢牢扭住产业脱贫这个关键,用好中省产业扶贫政策,以苹果、棚栽、养殖业为重点,帮助贫困群众培育致富产业,实现了1.59万户、4.93万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产业扶持全覆盖。全面启动了苹果后整理工程,今年新建22条4.0智能苹果分拣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果品实行免费分拣,在提质增效中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投资22.9亿元,建设266.29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建成后20年内可为1.64万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
拓宽生态扶贫领域,选聘生态护林员1155名,开展林下种养、食用菌生产和核桃等干果经济林实用技术培训245批次、15284人。强化教育、健康扶贫措施,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对贫困户实施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使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掌握1-2门实用技术。
认真落实“四免一提一降”、“一站式”即时结算、慢性病“1+1+1”签约服务和大病救助等健康扶贫优惠政策,有效减轻了贫困群众医疗负担。对在册贫困人口中需要兜底保障的11981名扶贫对象,全面落实了兜底保障措施。
延安市农业局局长刘小鹏
深化农村改革,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延安扎实推进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农村改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县区、乡镇主要领导每人各抓一个示范点,认真学习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做法,大力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实现农民、集体、企业联股联利联心,努力让农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
因地制宜推行“互联网+”“旅游+”“文化+”“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变改革”等脱贫模式,切实把贫困户嵌入产业链,着力让广大贫困群众在推进农村改革中获得更多实惠,实现脱贫致富。
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开展文明新风宣传教育,推进移风易俗,治理修建庙宇、红白事大操大办等陋习,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消除“等靠要”思想,树立脱贫致富信心。
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延安对照贫困县、贫困村脱贫“摘帽”和退出标准,加大涉农资金整合与财政投入力度,市财政增列2亿元专项资金,各县区也列出专项配套资金,全面加快贫困村水、电、路、安全住房、村级标准化卫生室等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目前,全市列入计划的1083公里乡村道路、1314处农村安全饮水设施、532个村标准化卫生室等建设工程正在抓紧推进,进度分别达到75.6%、 80.2%和99.6%,今年计划脱贫退出的贫困村年底可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压实各级责任 汇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市、县区均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脱贫攻坚指挥部、“八办两组”,建立了四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机制和市级领导包县联村工作制度,将市、县区扶贫部门理顺为政府职能部门,增加了机构和人员编制,调配充实了工作力量。
切实加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乡镇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四支队伍”管理,从市级部门单位中选派96名县处级后备干部深入脱贫一线挂职锻炼,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和驻村干部。目前,全市共有第一书记1784名,驻村工作队队长830名。下力气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严厉打击村霸恶势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建立完善国有企业、高教系统和医疗卫生三大帮扶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扶贫工作大格局。
坚持严督实考 确保各项扶贫措施落到实处
延安市把脱贫攻坚纳入县区、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定出台了全市《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和《脱贫成效考核办法》,加大考核权重,层层夯实责任,做到脱贫任务到村到单位、到岗到人。
建立月通报、季点评、半年初评、年终考核制度,对中央考核、市际交叉检查落后的四个县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抽调6名市级领导、13名县级领导、26名科级干部组成13个督导组长期驻县巡查督导。每县区派驻一名扶贫工作联络员,实现了市县区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对接。
管好用好扶贫资金 开设了扶贫监督热线
延安实行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制度,确保了资金运行安全高效。开设了“12317”扶贫监督热线,各级纪委增设了举报中心,开通举报电话,加大扶贫领域违纪违规案件查处力度,核查办结146件,处理154人。
当前,老区延安正处在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延安将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牢记使命,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延安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够格迈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