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备四副药,民警精神佳——浅谈队伍建设心得体会

2017-05-11 15:04:00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西部大开发 (薛玉玲)队伍建设是一个年轻的话题,也是一个古老的主题。纵观古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队伍,没有哪一个不是纪律严明的队伍。比撼山还难的岳家军是,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更是。严明的纪律不是一天铸就的,是在坚持不懈的开展思想教育建设下形成的。好的队伍建设,铸就了军队铁的纪律和顽强的战斗力。不开展队伍建设,军队便没有规矩纪律,也就不具备战斗力了。军队如此,公安队伍也是如此,甚至于在和平年代,公安机关更具有现实意义。致力于队伍建设,一直是公安机关常抓、严抓的重点工作。作为县级公安机关的一把手,我粗浅的认为需要常备“四副药”,民警才能时刻保持精神佳,状态佳。下面我谈谈这四副药。
 
  一、“正气丸”。“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良好精神风貌。可如今,社会纷繁,物欲横流冲淡了一部分人对美丑善恶的辨别。”社会需要一股浩然正气,警察应该首先充满浩然正气。“铁肩担道义,热血铸警魂。”是多少人从警的梦想,伴随着那一字一句的入警宣誓词,穿上了那身神采奕奕的警服,抬头挺胸面对警徽,在那一刻,每个警察都曾在心底许下一个承诺:做个一身正气的好警察。从警已经32个年头的我,入警宣誓词还历历在目。人民的金色盾牌,总要时刻闪着光,牢记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处理每一起案件,面对每一个违法犯罪分子时,心里时刻装着法治正义和人民幸福。我一直觉得做警察就应该有一股浩然正气,只有时刻承载着浩然正气,才能对国家,对人民,对自己尽一份义务。
 
  二、“祛风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一句话道尽了世间多少哲理。入关时的满洲八旗何等威风,可以开疆扩土得天下,可是后来,面对太平军竟是那般狼狈。究其原因,无非是队伍的风气变了,士气没了。回过头来看看当前,一部分民警也或多或少的沾染了一些不良风气。经常是工作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缺乏主动性,存在“等、靠、随大流”思想,总是要领导推一推,才动一动。不遵守考勤制度,存在不按时上下班,不按时参加集中执勤活动,不按规定履行请销假手续和报告制度,无故迟到、早退或脱岗、旷工的现象。这些都是歪风,也是需要反思警醒的事。必须下决心除去这些歪风,从灵魂深处、品德素质、能力修养等多方面彻底的祛风。
 
  三、“清毒灵”。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频繁的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很容易被一些弥漫的毒气侵入身体,从而造成一些毒发性疾病,把禁忌抛到了脑后,涉酒涉赌、违规进入陪侍性的娱乐场所,特别是个别年青民警、协警心存侥幸,交友不慎,有这方面的违纪苗头。存在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及娱乐等活动安排,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吃拿卡要,甚至违法乱纪违规插手或干扰民警案件办理的事情,在这样的细菌感染下,有的民警已经上升到不仅仅是犯错误的层次,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李东生、武长顺、赵黎平就是很好的例子。干公安工作,必须能够经受得住诱惑,能够防止流毒入侵,才能去真正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静心散”。现在许多民警办案能力很突出,碰到与群众打交道就发憷,不愿意和老百姓接触。甚至于有些还发生了不愉快的事。绊了嘴,起了冲突。面对群众,时常是不能静下心来开展工作。殊不知,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面对群众时始终应该是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工作,让群众感觉就像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舒适而和谐。只有静下心为民服务,和气的跟群众打交道,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才能进一步舒缓警民关系,开创警爱民如己,民爱警如亲的良好局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