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记者 王瑞鹏 通讯员 谭海波 杨 宁)张义刚是筒车湾镇海棠园村的贫困户,他有些养殖经验,前些年苦于没有本钱,养殖规模一直发展不起来。今年他用申请的5万元“脱贫贷”建了羊舍,发展养羊106只、蛋鸡500只,每天起早贪黑挺辛苦,可他心里美滋滋的:“以眼前的行情,年底最少净收入6万元!”9月7日,张义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未来生活满怀憧憬。
举行了简单的发入仪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输血式’扶贫无法彻底改变贫困群众的贫困的处境,‘造血式’扶贫引导贫困群众才是致富的根本,做好金融扶贫才是宁陕2018年率先脱贫‘摘帽’的关键!”宁陕县委书记张益民语调平和,但内容掷地有声。
今年以来,宁陕县依托金融扶贫助推脱贫攻坚,构建政银联动工作机制,推出金融扶贫“宁陕套餐”,激发了贫困群众创业热情,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加快了全县脱贫步伐。被确定为全省金融扶贫试点县的宁陕县,金融扶贫经验已经在全省推广。
套餐一:“脱贫贷”激活产业
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县,到2015年底,全县仍有5113户13458名群众没有脱贫。长期以来,贫困群众贷款难、贷款贵是制约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障碍。

金融扶贫拓宽百姓致富路
为了破解这一瓶颈,宁县探索出了一条依靠农商银行扶贫贷款发展特色农业、解决贫困群众缺资金的扶贫新路子。先后制定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宁陕县金融扶贫“脱贫贷”贷款管理办法》等文件,由县财政局出资在宁陕农商银行开立精准扶贫贷款担保基金账户,首期注入信贷担保资金500万元,撬动信贷资金9312万元。
由宁陕农商银行对辖内5113户贫困户全面调查摸底,给予每户5万元的“脱贫贷”信用贷款授信,期限3年,免担保、免抵押,财政全额贴息到户。同时,为能人大户、家庭农场,且能带动贫困户5户以上发展的每户给予30万元授信;对能带动贫困户50户以上的扶贫龙头企业,给予每户1000万元授信。金川镇小川村贫困户张秀斌,年初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贷款5万元发展天麻2500窝、茯苓200窝、养鸡200只,他逢人就说:脱贫贷款为他脱贫明确了方向。
做好“脱贫贷”的同时,该县还大力发展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目前发展互助协会43个,占全县总村数的63%,占贫困村100%,发展贫困户会员2915户,投放资金2186.46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户缺发展资金问题。江口回族镇竹山村利用互助资金协会平台,吸收大量女会员发展家庭种养业,李成秀、宋迎春等5名会员当年收入均在1.5万元以上。
该县通过脱贫贷款的发放和互助资金协会的发展,实现了政府、金融机构、贫困农户互惠共赢的局面。今年,全县已为1845户贫困户发放“脱贫贷”7730万元,为贫困户发放互助资金2186.46万万元,极大地支持了贫困户的发展。全县发展核桃板栗园20000亩,发展猪苓、天麻、魔芋、有机水稻等15000亩,发展食用菌300万袋,养鸡7.5万只、猪牛羊1.2万头(只)、蜂8000箱。
套餐二:“项目贷”建强基础
宁陕县紧紧抓住国家提出的“加快推进贫困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积极向国家开发银行、省农发行争取贷款扶持,全力推进贫困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该县抽调专人对全县贫困村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进行了调查摸底,将每个项目进行包装、分类,区别轻重缓急,坚持把项目和资金向贫困村聚集倾斜,将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项目优先安排,做到早申报、早安排、早施工。统筹整合乡村公路、安全饮水、人居环境等项目,对今年摘帽的17个贫困村基础设施进行摸排,确定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5个。分类推进实施,列出清单,夯实责任,对有投资来源的22个项目,捆绑专项资金8500万元;对亟需实施而无资金支持的23个项目,县上不等不靠,自筹资金1000万元先行启动。与国家开发银行进行对接,争取4.8亿元中长期贷款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申报争取国家政策性金融扶贫贷款12.5亿元。目前,有18个水利项目、6个交通项目、9所学校改造、2个村卫生室和失能老人托养中心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600万元。
“在上级部门关心和支持下,我们通过向金融部门贷款,争取未来几年使宁陕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宁陕的贫困群众一定会如期脱贫!”宁陕县县长郑红丹满怀信心地说。
套餐三:“保险保”做好保障
“多亏我买了保险,不然我养殖的母猪死了损失就大了!”龙王镇中沟村贫困户熊光华告诉记者。今年5月3日,熊光华养殖的母猪出现发烧、停食、精神状况差,治疗无效死亡,县财产保险公司派人专程上门调查后,让他拿到了保险金。
“对于脱贫工作来说,因病或因灾返贫是最大的风险因素,”宁陕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陈泽勇介绍说,“今年宁陕县在解决因病或因灾返贫的问题上下了大工夫,实施健康扶贫、调整新农合补偿政策,推进移民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确保大家在小康路上不掉队。”
针对当前社会保险的空白点和薄弱环节,宁陕县结合农村产业发展,围绕养殖业、生态保护等方面制定保险政策。积极建立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动员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借款人积极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积极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完成森林保险306万亩,能繁母猪养殖投保1240头,保费313.44万元,赔付32万元;1万多群众参加了财产、人身保险,受理赔案205件、赔付300多万元。商业保险的加入,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群众抵御因发生人身意外致贫的风险能力。
花石村的贫困户正在领取免费猪仔
“让保险服务在贫困地区做到“到户到人”,对贫困人口做到“应保尽保”,让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得到现代保险的全方位保障。”宁陕县扶贫局长、县脱贫办副主任黄国庆介绍,下一步,宁陕将与驻地保险机构合作在全市率先开发实行“脱贫保”,由财政和贫困户共同承担保额,为贫困户“量身定做”特色农业保、互助资金保、大病医疗补充保等各种类别的脱贫保险,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保的“全覆盖”,确保全县40个贫困村5113户13458人稳定脱贫。
共同的使命,神圣的责任。面对重大挑战,宁陕县正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咬定目标、精准发力、苦干实干,奋力创造着精准扶贫征程的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