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博导李佩成

2017-03-16 17:29:42 来源:西部决策网
一生执着于梦水与治水的院士
 
     西部决策网讯 (记者 王瑞鹏)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旱灾害频发,自古以来是我国基本国情。我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农耕文明决定了治水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国家统一兴盛至关重要。而在我国陕西却有一位已是耄耋之年仍值守在治水一线的院士,多年来一直在为维护国家利益而不断奋斗和奉献着,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博导李佩成。

李佩成近照
      
      李佩成,男,陕西省乾县人,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并留校任教,先后曾在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工作,并曾在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留学;1988-1989年在列宁格勒理工学院进修开展合作研究。1972年重返西北农业大学。期间曾任西北农大教授、博导、副校长、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培训中心主任等职。1992年被调入原西安地质学院,2000年并入长安大学,任教授、博导、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中德合作)主任、水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等职;兼任长安大学科学技术学会主席、陕西省生态学会理事长、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国土资源部专家组专家、水利部科技委员会委会等。
 
      长期以来,李佩成院士从事农业水土工程、地下水渗流、国土整治、水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至今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11项,著书13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博、硕士生百余名。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年被农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被评为西安市劳模;1997年、1998年被评为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优秀博导;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3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师德标兵、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6年获全国科协授予的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
     
      近日,为进一步了解这位出自三秦大地的治水英雄背后的故事,《西部大开发》杂志社采访了李佩成院士。他表示:“回首往事,我的一生是在梦水、寻水、治水、惜水、爱水,为水而喜怒哀乐、为水而拼搏苦斗中度过的。”
 
梦水,只因童年梦中的那个水神

李佩成院士在河南考察
 
     乾县地处黄土旱塬,据说古时有黑松林横亘其北,水丰草茂,因而女皇武则天才会在此建陵长眠。李佩成院士正好出生于乾陵之阳,但在他的印象之中,乾县却因天灾人祸,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干(乾)县,在童年时期便常常看到漫塬遍野被旱死的庄稼,看到人们求天祈雨的渴望眼神,从而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敬水、爱水和盼水的种子。也因此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并走上了为水而奋斗的事业。
 
     大约1943年的暑假,在西北农学院当工友的大表兄领李佩成去西农“逛世事”。炎炎烈日之下,他们走在干热缺水的渭北旱塬上,70 华里的黄土路,使他目睹了沿途干渴的黄土地,同时也尝到了在黄土地上跋涉的无尽艰辛。走进西北农学院,让他第一次看到了高楼大厦,但最吸引他的却是自来水龙头喷玉吐银的奇妙景致。他问表哥这水是从哪儿来的?表兄回答道:“这水来自40多丈深的地下。”这让年幼的李佩成更为好奇,对地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水,水又是怎么上来的等等一系列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而在去塬下农场的路上,李佩成又看到了哗哗流水的渭惠渠,同时看到了碧绿的原野、茂盛的庄家,与憔悴的旱塬完全两样。那时候,他思忖,是哪位神仙在此塑造了天堂?表哥告诉他,这是我国近代水利大师李仪祉的功劳。从此,李仪祉便成了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并立志长大了要像李仪祉一样,把滔滔的河水引到家乡乾县;也要打出自来水井,改变赤野千里的黄土旱塬。
 
      说来也蹊跷,那一天晚上,李佩成半夜未眠,朦胧中感觉李仪祉先生来了,摸着他的额头说:“汝既有志于水利,吾愿收汝为徒,但要像岳母刺字那样在汝背上刺出‘精忠水利,为民造福’八个大字。”他欣然应诺,正当李仪祉大师准备刺字时,龙王从他手中夺过钢针,深深地扎进肉里说道:“何必轻刻淡描,不如一针见血,让他永世难忘治水之事。”这一刻,他从梦中惊醒,并将刚才梦中的一切告诉了被他惊醒的表哥,表哥听后连连称奇。谁也未曾想到,童年这一水神梦竟成了他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
 
     1949年,未满15岁的李佩成考上了高中,1952年高中毕业后,毅然决定报考西北农学院水利系,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入学。这,离他治水的梦又近了一步。
 
求学,立志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006年在甘肃庄浪山川秀美示范区考察.
 
      李佩成的大学生涯正直解放后不久,政府给西农学生每人每月发12元助学金,“差不多花10元钱便可以生活得很好,大家不愁吃穿,学习之余,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歌颂党和国家的关怀,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他回忆道。也正是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李佩成的心思只在学习之中,一心只为他心中的治水梦想而努力与拼搏着。
 
      1956年,品学兼优的李佩成以四年全优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并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也是这一年,令他自豪的是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候的他已经读完了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挥笔写道:“我也要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而治水就是这个伟大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1957年,李佩成所在的院系调整进入了西安交通大学,他也随着进入了西安交通大学。那时候正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高潮期,在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教育家、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田鸿宾教授的倡导下筹办了地下水及冰川雪水利用专业。由于他平时优异的表现被抽调作为新专业的教师培养,这又进一步让他走近了自己的水神梦。
 
     1958年,李佩成由西安交大选拔,幸运地通过了留苏研究生选拔考试。于当年10月,他到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哲学等课程,并担任学生会主席。但由于中苏关系恶化,李佩成留学之行也只好暂且被搁浅了。
 
     在暂时不能出国留学的情况之下,李佩成被组织安排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灌溉研究所进修学习。在北京进修期间,正直北京1962年到1963年冬春为抗旱而开展的打井运动,他跟随我国著名打井专家葛荫萱和灌溉所所长粟宗嵩先生跑遍了北京郊区和郊县,在两位专家的指导下,他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于1963年春写成了《利用地下水灌溉的好处及其在国外的发展》一文,并发表在《中国农业科学》杂志上。在这一文中,他结合中外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开发利用地下水要作到“井渠结合、灌排结合、灌溉与农牧供水相结合”的结论,为我国开发利用地下水、综合利用地面水和地下水资源,发展灌溉事业,防治旱涝碱,提供了理论参考,并为后来发展治水理论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留学,牢记祖国交给的任务

李佩成院士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在甘肃考察黄土高原再造山川秀美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依旧阴云密布,特别是拉乌什基中国留学生被辱事件之后,中苏关系更趋紧张。为了不使两国人民的直接交往中断,为了保持中苏铁路畅通,为了不使邓小平同志赴苏会谈后苏联答应恢复互派留学生的协议被撕毁,中央决定立即优选一批留学生赴苏。
 
     1963年9月李佩成和他的13为同学终于如愿踏上了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在他的印象之中,这是一次不寻常的留学,他们要在一种有敌意、有监控、有斗争的特殊环境中学习和生活。“那时候,同学们始终牢记出国前中央首长的叮咛:‘时刻记着祖国,完成双重任务——既要学好专业,还要多做苏联人民的友好工作’”。他回忆道。
 
     中苏关系的恶化,比人们预料的更为严峻。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住在莫斯科大学城八个院校的中国留学生相继回国,只留下了李佩成一个人。而且他每天都要回答苏联人提出的疑问,解释中苏之间不愉快的原因,对付那些不怀好意的挑衅。此外,他还要承担几十个老同学留下的友好关系。为此,他只好从吃饭、睡觉中挤出时间学习,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且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但他却苦中求乐,并以刻苦学习的精神、热情待人的态度、品学兼优的学风赢得了苏方师生和各国同学的普遍赞誉。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对外友好工作还受到大使馆表扬,并在全体留学生和使馆人员大会上介绍经验。
 
      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系攻读副博士学位期间,李佩成的导师是著名水文地质学家,第一批到新中国援华的专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主任П·П·克里门托夫教授;另一个导师,是苏联著名的地下水开发利用专家N·A·普鲁特尼科夫教授。在这两位导师的指导下,他提前完成了学位论文,系统地提出了渗流计算的“割离井法理论”,使其成为能满足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和水井不同运行方式的13种求解模型,可以解决排灌井群工程设计中的重大难题。回国后整理成为专著《地下水非稳定渗流解析法》,于199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异国他乡的生活虽然艰苦而复杂,但李佩成和他的同志们却始终怀着一颗对祖国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表现出了中华青年特有的英雄气概。我们从他1963年元月20日写的诗句“莫城(指莫斯科)风紧又飞雪,已稀游人愁更多!唯闻一出笑声起,天寒地冻奈我何!”中不难看出他当时的一腔热血。
 
      1964年11月,周恩来总理访苏时接见了留学生,总理教诲李佩成他们要“立场坚定、业务精通、体格健全、作风正派”,这也成为了他一直以来的座右铭。他回忆道:“三年不平凡的留学生活,在政治上、业务上和生活作风上都磨练了我”!
 
       在三年的留学生涯中,李佩成省吃俭用,自己辛辛苦苦积攒了300多个卢布,“那时候,我一直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照相机,虽然只需二三十卢布,我也舍不得买,为了报效祖国,把那300多个卢布如数上交了使馆”。从他这一举动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祖国的热爱。于是在1966年11月,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忠心,回到祖国亲人的怀抱,完成了祖国交给他的“要学好专业,还要多做苏联人民的友好工作”的双重任务。
 
归国,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李佩成(左二)与专家们在考察黄河.
 
      由于归国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满大街的大字报,各种各样的批斗会及红卫兵,等等,让他甚为不解,便求教当时接见他们的陈毅副总理,副总理回答道:“我也不明白,大家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各人凭良心去办吧……”
 
      陈副总理的这番话使李佩成感到“文化大革命”这场政治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因此,他在深思,专注于自己的科研,执着于自己的梦想,拒绝了一切人拉自己当“头头”的诱惑!因而也得罪了一些掌权的“头头”,被他们视为危险人物,要求他离开学校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但他却觉得这正是一个施展自己抱负的绝好机会,正好利用这个机会给为缺水所困的父老乡亲们找水、打井,增长实践经验。
 
     下乡后的李佩成就像一匹脱缰之马,八百里秦川也成了他大展拳脚的场地。他利用这一机会走向田野,走向旱塬,深入群众,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实现自己童年的“水神梦”及促进祖国的治水强国而奋斗着。从1967年到1979年的12年间,在三秦大地上只要有农村井场、水库和农田基建工地的地方,就有李佩成的身影。在临潼县打井时,他时常在十多米高的井架上爬上爬下,也因此被工人们尊称为打井行家;在富平县时,他把废弃的仓库打扫干净,安营扎寨,举办找水、打井、研究修建地下水库的训练班;在泾阳、三原、高陵等县,他和几位老师带领着包括学生在内的小分队打井修渠,他和他的合作者还完成了泾惠渠总干渠改线的勘测和设计任务,并于当年冬春开工修成;在家乡乾县,他与王树珍、刘才良、马宏良、杜希贤等合作者一起研发了黄土辐射井,并合作编著出版了《辐射井》一书。 
 
     李佩成向《西部大开发》介绍,黄土辐射井是由大口竖井与辐射孔构成的,根据黄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在竖井下部打8-10根辐射孔取水,辐射孔呈辐射状分布,每根长约100米。特别是李佩成依据黄土特性创造性设计的总长千米的辐射孔,不用装滤水管,不仅节约管材,降低了造价,而且减小进水阻力,不冲不淤。有了辐射孔收集渗水,不仅扩大了取水面积,而且又利用了黄土垂直渗透性强的特性,其出水量比其他井型大8—12倍,改变了“黄土不能成为含水层”的传统理论。后来,黄土辐射井被推广到10余个省(市、区),惠及亿万人民,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也因此于1978年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辐射井打成那一刻,抽出的水像小河一样流向田野,使旱塬变成了“秦川水乡,也使塬上的父老乡亲们沉浸在欢乐和惊叹之中,就在出水当年家乡的玉米田便获得了丰收。李佩成说:“那是我最开心的一天”。在离开家乡井场转战武功县继续打井的那天,乡亲们送他上车,依依不舍。在汽车开动后,他把一个纸包扔给乡亲,这是他应付而遭到拒收的粮票和伙食费,乡亲们发现后追赶着,呼喊着!此刻他才感到心安理得,他用自己的知识回报了乡亲,用自己的心血浇灌了家乡的土地,而没有因此贪占一分钱的便宜”!
 
春风,改革开放为他迎来了科研的春天

2006年在三峡库区考察
 
      1976年“四人帮”的粉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全国科学大会的举行,为我国的改革及科研事业迎来了新的曙光,也为李佩成的科学事业迎来了美好的春天。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在思考着怎样使打井技术适应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他想如果能研制出花千八百元便可打成一眼浇地二三十亩地的水井,农民肯定欢迎。为此,他花了两年时间四处奔走筹集试验经费,在他的老伴初阳瑞等同志完成室内试验的情况下,在咸阳市水保局和乾县水保局以及薛禄乡政府的帮助下,开始了轻型井的试验工作。
 
      “那时候,我们吃住在农民家中,经常睡在田间的窝棚,酷暑寒冬,风吹雨打,经过将近一年的水里泥里拼搏,一种井径小、出水量大、施工快、造价低廉的轻型井试验成功了!单井出水量达20~40立方米/小时,但造价仅为其他井型的1/3~1/8。”李佩成回忆道。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12月,轻型井被鉴定为首创,1989年,轻型井获国家发明四等奖。
 
      上世纪 70年代初,李佩成提出了人工引灌修建地下水库的理论和技术。1973年到1984年期间,他还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研究和建设中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库——富平地下水库上。他向笔者介绍,所谓地下水库就是把大气降水和地面水通过人工引渗蓄入地下含水构造之中,形成可供开采的含水体的新型水利工程。虽然该工程获得了中央有关部门500万元的经费支持,“ 但是,‘先进的思想,不一定胜利。因为在力量对比上,可能处于劣势’!我和我的合作者们建设地下水库的行动,从一开始便受到来自保守思想的干扰。随着社会上否定水利建设思潮的抬头,在1983年前后这项事业被停工了。”但令李佩成感到欣慰的是,富平地下水库的修造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一定的积累和影响,为日后促进更多的人接受地下蓄水的思想打下了基础。
 
      在投身于我国水利事业的同时,李佩成不忘发展治水理论。早在1963年,他就在发表的论文就正式提出了排灌结合、井渠结合、灌溉与农村供水相结合的见解,孕育了三水统观统管的理论雏形。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人工引渗,修建地下水库》以及《关于水(资)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商榷》论文中,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水资源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在当时被不少人认为是杞人忧天的水荒问题,基本算清了我国的水账,提出了运用水循环规律,“统观统管‘三水’、综合调节、时空治水、科学治水”的方略。接着,他又发表了《再论水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论文,强调了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依据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李佩成提出了在灌区实行“井渠结合,两水并用,防旱,抗旱,除涝,治碱”方针。在空间上划分“宜井灌区”与“宜渠灌区”;在时间上划分“宜渠灌期”与“宜井灌期”的管理策略。
 
     20世纪80年代初,他在《认识规律,科学治水》的演讲和论文中论述了水的社会经济规律,在治水的方略中充实了“经济治水”和“生环治水”,使治水理论的发展不断趋于完善。1982年,他吸纳国外学者的一些观点,提出了在中国更应“建立节水型社会”,并为其下了定义,把对水的研究推向水与经济、水与社会、水与生态的综合研究。
 
     如今,李佩成的这些理论和观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所掌握,并广泛进入社会,被用来指导水利建设。但他投身于国家治水事业及发展治水理论的同时,不忘发展水事教育,并为掀起旱区研究、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李佩成被任命为西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分管教学、科研、生产与国际合作等工作。他除了抓校内教学外,还发起并促成了在不同地域建立集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农民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野外)基地。在时任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同志的直接支持下,水利部跨部划拨了200万元的开办费,在西北农大成立“农业水土保持工程专业”,翻开了农业部、水利部合作办教育的新征程。
 
     1980年前后,李佩成发起并参与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并任该中心主任六年。这期间,他发起并作为大会秘书长具体操办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旱农会议。为了推进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争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资助。他经过将近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争取到了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无偿资助840万美元的旱农项目。
 
     从1986到1990年期间,由李佩成主持的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枣子沟定位试验研究,获得了重大成功,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生态效益都极为显著。该项目于1992年获得了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表彰西北农大在教学改革中的成就,1992年,项目组还获得了国家教委颁发的教育改革国家级一等奖。
 
奋斗不息,“水神之梦”在延展



在新疆玛纳斯河考察
 
     1988到1989年期间,李佩成通过二次赴苏对中亚的荒漠治理开发和咸海萎缩作了考察,在考察中他发现了许多问题,他认为必须强化人类活动与水文生态相互影响的研究,回国后指导博士生冯国章以此为选题完成博士论文《水事活动对区域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并获得了200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为解决西安市出现的严重水荒,李佩成于1993年提出《群峪协井,(地下水、地表水)两水并用,西安市中近期最佳供水方略》的建议和研究成果,使得西安水荒得到了缓解。
 
      1996年,李佩成与德国图宾根大学合办了“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ICWE),这不仅促进了中德在治水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也促进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进程。这一年,他还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
 
      1997年,李佩成发表论文《论三态平衡》及后来发表的《治水的哲学》,把对水科学和人类水事活动的认识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认识到水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综合考虑人类活动、水体动态、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社会进步等相互关联的多种因素。
 
      1999年—2003年,李佩成倡导并主持完成了由西北五省区科技厅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共同承担的国家攻关项目“中国西北地区山川秀美科技行动计划”前期研究。该项目于1999年获得国家科委批准立项,他从技术上主持了这项涉及全国1/6国土的重大项目,项目组在完成基础调查和战略研究的同时,还建成7个试验示范区。该项目于2003年1月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项目专家组认定:项目实施成效显著,为再造山川秀美提供了技术储备。该项目还产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研究认为:“所谓再造山川秀美就是以生态学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社会主义经济学原理为依据,以文明美好、富裕康乐为理念,以先进生产力为手段,因地制宜地对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进行保护修复和改造,从而形成万物蓬勃、相伴相生、生境处于良性循环的国土社会环境——秀美山川。造就“天蓝、地绿、山青、水秀、人富”的境界”。这种研究摆脱了纯技术的羁绊而把技术—经济—社会相结合,符合当今中央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精神,产生了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通过验收的前一年,他被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在通过国家验收的这一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长安大学举行的新年团拜会上,作为刚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李佩成教授,面对长安大学全体教职员工宣读了他当选院士后的“113553十年规划”。“113553”规划是指在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后的十年时间内,从2004年开始,再头脑清醒十年,到80岁,保持健康的身体,争取不糊涂,不虚度,清清楚楚跟党走,勤勤恳恳再奋进,向组织表示要实现“113553”规划”,“113553”规划也就是:‘1’从2004年开始争取头脑再清醒10年;‘1’向国家提出10条重大建议(每年一条);‘3’再完成3个较大的科研项目;‘5’再编著5本书;‘5’再培养50名研究生;‘3’再发表30篇论文。“规划”掷地有声,与会同志被这位古稀之年老教授的精神所感动!这是他发自肺腑的感言,也是他当选院士后的表态......如今李佩成院士的“113553十年规划”早已超额完成。面对这些成绩,他表示:“这是党和政府给予我的最高荣誉,反映了同行师友给予我的最大信任,同时也包含着祖国和人民更加殷切的期望,我将铭记在心,今后,我将继续在治水的路上寻梦,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要在解决中国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农业水土工程问题、干旱缺水问题、水资源与环境问题以及再造山川秀美等方面,努力奉献,再立新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