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 勿忘真情,过年回家。今年也不例外,除夕前一天,在朔风凛冽、车轮急速中,再次踏上回乡的征程。
我的家乡位于黄土高原丘陵区腹地、榆林南部的子洲县,是全国仅有七个以革命先烈名字命名的县之一和国家确定吕梁片区扶贫开发的重点县,戴着国定贫困县的帽子。春节期间和县政府办工作的韩晓斌聊天时,听他介绍,当下县委、县政府正在举全县之力,立下愚公志,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聚焦脱贫短板,乘势追赶超越。他还讲,目前书记县长一班人干劲十足、夙夜在公,担当有为、奋勇争先。听后,我不由为这一群人民公仆竖起大拇指点赞。交谈中,家乡在脱贫攻坚中的新理念新举措新成效,让我记忆犹新。思路决定出路,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理念一:“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精准发力拔穷根。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支撑。子洲县按照“果业为主、多业并举”的思路,全面实施产业精准扶贫“工具包”行动,帮助1.5万户贫困户发展山地苹果、核桃为主的林果业,黄芪、黄芩为主的中药材业,适度规模养鸡、养羊、养牛的养殖业,预计贫困户人均增收达到1000元以上。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精准扶贫试点工作。另外,贫困户通过土地、扶贫资金等量化入股企业(合作社),共享利益的发展模式,已在全县逐步推开。
理念二: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是我国整个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以省教育厅对口帮扶子洲县为契机,全面推进“双高双普”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7所省级名校与子洲县7所学校建立帮扶关系,并选派名师到子洲中学支教,对转变全县教学理念,推进课堂改革,提升教师能力,留住优质生源起到了积极作用。依托县职教中心培训平台,开展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同时进一步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共资助贫困大学生414名,补助贫困家庭学生3980人。
理念三:“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健康扶贫解决因病返贫困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子洲县利用国家卫计委对口帮扶的机遇,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程,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建立了为期5年的对口帮扶关系,每年有多名专家到子洲县医院开展“蹲点式”帮扶。同时,县政府积极整合资金,建立县级大病救助机制,其中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县级医院新农合报销范围。为贫困户购买了大病补贴保险,并推行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改革,组建了移动公共卫生服务小分队,专门为偏远山区群众提供送到家门口的医疗服务。
理念四:“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搬迁扶贫改善基本条件。子洲县按照靠近县城、靠近集镇的原则规划选址,实行集中安置。2016年扶贫搬迁660户,积极推进“交钥匙”工程,实行以户定建、以人定量、先定后建。按照“小型保基本、中型保功能、大型全覆盖”的标准在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搬迁户共用共享,真正让老百姓能够开心的搬出、舒心的住下,且能发展、可致富。
理念五:“贫穷固然可怕,但靠穷吃穷更可怕”,鼓励全民创业自我发展脱贫。针对子洲县外出能人多、创业潜力足、发展空间大的优势,坚持政府投资撬动、民间主体参与、市场运作推进的思路,积极实施全民创业战略,成立服务中心,安排和整合专项扶持资金,鼓励开展宽领域、多层次的全民创业活动。目前,子洲县有214个企业、合作社、大户吸纳3623户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打工等形式拓展收入渠道,其中4843户贫困户在全民创业政策的支持下,通过自身努力积极创业,成效显著。
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今天的付出将成就明天的辉煌。我的家乡已进入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希望30万子洲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翻过一山又一山,快马加鞭不下鞍,摘掉贫困帽,奔向小康路。
明年春节再回子洲,一定会听到家乡更多欢快的歌声,看到更多幸福的笑脸。大美子洲、富裕子洲、安康子洲,您永远在游子的期待中……(供稿人: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七处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