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实现脱贫攻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2017-03-15 15:21:52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耀州是全国扶贫重点区和革命老区,摆脱贫困枷锁,是几千年来耀州人民生生不息的奋斗夙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带领老区群众提前够格步入小康社会,摘掉“贫困县”帽子,是沉甸甸的历史担当和政治责任。我们必须运用战略思维,高点站位、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奋力实现脱贫攻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一是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等系列重大部署,将脱贫攻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脱贫攻坚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挂心的大事,总书记坚持亲力亲为,多次看扶贫、讲扶贫,亲自抓扶贫;2015年2月在我区视察时,也特别嘱托要“让老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省市也明确提出革命老区到2018年要率先实现脱贫。在这个大背景下,脱贫攻坚已到了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已成为一场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余地、必须打赢的战役。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强化“四种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发扬“照金精神”,扛起历史重任,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区最急、最核心的政治任务来抓,以更大的决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向总书记和全区人民群众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是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发展机遇。发展是硬道理,也是最好的脱贫攻坚举措。脱贫攻坚尽管是“啃最硬的骨头”,但也迎来了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特别是移民搬迁、产业扶持等政策机遇更是前所未有,这既是实现贫困群众脱贫的根本举措,也是彻底提升城乡面貌的一次重大变革,抓住这些机遇我们不但能啃掉硬骨头,而且能够把多年想干而干不成的事干成干好。特别是区县一级,是脱贫攻坚的主体,能干的事非常多,施展的空间非常大。大事难事看担当、看智慧。我们要坚持“跳出脱贫抓脱贫”,用好用足这一轮重大政策机遇,按照“系统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总要求,紧扣“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历史文化名城、锦阳新城、照金香山大景区、药王山大景区、210国道汽配服务产业园、关庄电商物流创业园”八大产业核心区,坚持项目带动、资金拉动、干群联动、内外互动,切实把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群众持续增收、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治理和基层党建等协同推进,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使各项工作一次性整体提升到一个新档次,加快耀州追赶超越步伐。
 
 
  三是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到2018年实现7616户22883人稳定脱贫,就是当前耀州最大的民生工程。群众满意是检验脱贫攻坚的根本标准,要坚持把群众的所思所盼作为工作的要义关键,聚焦“六个精准”,落实“七个一批”,突出移民搬迁和产业就业扶贫,稳扎稳打,务求全胜,确保全市拿第一、全省受表彰。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持之以恒地开展“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深化区级领导包镇(街道)、部门包村(社区)和项目(企业)、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及区委常委每月“驻村夜话”等有效机制,体验群众疾苦,增强忧患意识,建好民情台账,记好民情日记,一村一支精准扶贫队、一户一名致富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松劲,从根本上遏制贫困再生和代际传递的根源。
 
 
  四是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发展政绩。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也是“十三五”时期“最艰巨的任务”。补齐这个短板、完成这项任务,就是实实在在的政绩。抓好脱贫攻坚,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发挥群众力量。各级党组织是精准扶贫的攻坚堡垒,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把群众福祉作为最大政绩,坚持三级书记一起抓,层层对标交账、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少一人;领导干部是精准脱贫的主心骨,要以落实“三项机制”为契机,奖励实干者,包容失误者,惩治懈怠者,努力打造一支坚强过硬的扶贫队伍。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让群众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劲鼓起来,有尊严地、充满自信地投身脱贫攻坚,靠辛勤劳动彻底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作者杨宏伟系中共铜川市耀州区委书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