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推进脱贫攻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社会长治久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合阳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72948人,贫困发生率达18.9%,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更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着眼全局、统筹推进。脱贫攻坚是民生中的民生,大事中的大事。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统筹谋划好全县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执行政策不打折扣,落实任务不讲困难。牢固共享发展理念,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相结合,精准扶贫与整体性脱贫相结合,脱贫攻坚与社会保障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外部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敢于创新、突破难点。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我们所面对的贫困群众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不能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必须创新工作方式、抓住重点、攻克难点、全力推进。移民脱贫搬迁工作是重点难点,但又对脱贫攻坚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多次赴陕南的紫阳、千阳、石泉学习,开拓视野,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从2011年就启动建设移民搬迁小区,同时,认真研究省市政策,对在建的8个搬迁小区遗留问题,逐一现场解决,真正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按照“四避开”、“三靠近”、“四达到”要求,编制了全县搬迁规划,全县共需搬迁4541户16695人,目前建成4个,434户1626人入住。下一步,我们将在城区和洽川镇规划建设两个集中搬迁小区,近期将开工建设。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狠抓关键、精准施策。脱贫攻坚的关键在于精准施策。按照“六个精准”、“六个一批”的要求,我们结合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实际,因户施策、对症下药、精准帮扶。制定了产业、移民(脱贫)搬迁、金融、生态、电商、光伏、就业、教育、医疗健康、低保兜底等“十条路径”,出台14项配套政策。产业扶贫扶持16571户贫困户5.96万人发展经济作物4万亩。生态扶贫发展干杂果3000余亩。教育扶贫为14010名贫困生资助资金1261万元。医疗救助方面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000余万元。社保兜底方面为1.8万贫困户发放救助资金3500万元。特别是产业扶贫方面,我们探索出“政府+企业+村级电站+贫困户”、“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家庭农场+贫困户”、“互联网+三农”、“政府+供销联社+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6种精准扶贫模式。2016年实现2.6万人稳定脱贫,完成年度任务的108%。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真帮实扶、合力攻坚。要整合各项扶贫政策和资金,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凝聚强大合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派出全县104个部门单位的6385名干部与原单位脱钩,集中包联贫困村、贫困户。部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不脱贫不脱钩,做到贫困村村村有村情分析报告和帮扶计划,户户有帮扶明白卡和收入明白卡,周周有包联情况纸质和电子工作纪实档案,月月有帮扶对象满意度测评。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发挥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作用,积极争取建设项目,累计落实扶贫资金近7亿元,其中安排县级专项扶持资金55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7000余万元,争取中省各类扶贫资金1.2亿元,落实贫困百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9亿元,为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了资金保障。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群众满意是检验脱贫攻坚成效的标尺。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解决好群众真正关注的事项,聚焦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为保证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县上成立了脱贫攻坚督查室,每月进行督查,定期进行通报。制定了《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和《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对当年被评为较差等次的,所在镇街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或有关负责人予以免职,并由纪委进行问责,包联部门班子成员年度考核均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分管领导年度考核原则上评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等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也多次深入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明查暗访,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作者李县平系中共渭南市合阳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