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脱贫攻坚是一场“六个精准”的大战役,是一场硬对硬、实打实,必须打赢的硬仗。淳化作为国定贫困县,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摘掉贫困县帽子,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够格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安排,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领,落实好“六个精准”要求,搭建好“五个平台”,夯实“五个层面”责任,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攻坚,确保全面实现脱贫。
一要搭建识别平台,精准锁定贫困对象。扶贫先识贫。只有把贫困底子摸清,把贫困情况吃透,把贫困对象搞准,做到心中有数,脱贫攻坚才能有的放矢。我们坚持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推行农户申请、群众推荐、村组摸排产生初始提名人选,村民小组会、村民大会民主评议,村“两委会”审查公示,镇办中心审查公示,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审查公告“五步骤两公示一公告”识贫程序,采取收入核查鉴别法、九线状况排除法、互相比对验证法、贫困程度排序法、永久公示监督法、责任扛死追究法“六种办法”,严把程序关、监督关、验收关、录入关“四个关口”,精准甄别,精准分类,全县共识别出贫困村9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9214户28582人,做到了贫困村贫困对象识别精准。
二要搭建领导平台,精准夯实脱贫责任。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夯实各级领导干部责任、压实担子,明确责任扛死肩。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民生责任、考核责任,建立了县镇村三级书记抓扶贫抓脱贫机制,制定了《关于夯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责任的意见》,夯实了县、镇办中心、村、县级部门和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各界等五个层面责任,县委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和县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督查指导组、项目政策组、绩效评估组、宣传组“一办四组”,镇级由包镇办中心牵头县级领导任第一组长协调抓总,村级由238个驻村工作队和101名村“第一书记”协助推进,实行挂图作战,对标推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平台和领导保障。
三要搭建路径平台,精准施策精准发力。贫困户的家庭状况千差万别,致贫原因复杂多样,只有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对象、不同致贫原因,精准制定措施,才能对症施治,药到病除。我们立足县情实际和贫困现状,制定了“1310”总体思路和“10+2+2”脱贫攻坚路径,“1”即实现“两年脱贫摘帽、三年巩固提高”目标;“3”即搭建县级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平台、脱贫攻坚项目资金管理平台、镇级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平台;“10”即实施产业培育、移民安置、教育培训、生态修复、保障兜底、就业富民、健康医疗、设施配套、改革惠民、社会帮扶工程。“10+2+2”就是在实施“十大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县项目和中行“十个一批”扶贫、交通扶贫项目,同时按照“一户一策,精准到户,算账到人”要求,综合运用14条脱贫攻坚路径和措施,打好“组合拳”,算好眼前账、长远账,做到了目标明确,路径正确,措施精准,成效显著。
四要搭建融资平台,精准解决资金难题。打赢脱贫攻坚战,资金保障是关键。我们建立了县级脱贫攻坚项目资金管理平台,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全面统筹整合项目资金,打包使用农牧、林业、水利、交通、电力、国土等方面项目资金。成立了淳化县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县财政一次性拨付1200万元用于县、镇办中心、村三级平台建设和易地移民搬迁工作,列支10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撬动金融资金1亿元注入脱贫攻坚。加大抓项目争资金力度,抢抓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精心策划包装项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并加强与中行、国开行、农发行合作,全力争取金融支持。同时,严格县级财政预算控制,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三公经费”,把全部资金投向脱贫攻坚工作,形成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脱贫攻坚投入新模式。
五要搭建考核平台,精准强化督查问责。只有把责任压到底,督查考核严到底,板子打到底,才能把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底。我们坚持把督查考核评估作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总抓手,成立了精准脱贫工作督导组和10个专项督查小组,每周开展一次全面督查,每月召开一次督办会,听取各镇办中心工作进展情况,现场点兵,现场答疑,现场研判,现场解决问题。研究制定了脱贫攻坚评估考核办法、镇办中心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县级部门驻村帮扶考核办法和淳化县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实施办法,把脱贫攻坚与包镇办中心县级领导相捆绑,与镇办中心党政“一把手”相捆绑,与驻村工作队和村“第一书记”相捆绑,与专项督查组成员相捆绑,实行捆绑考核,挂钩追责,催生了全县各级干部和社会力量抓扶贫抓脱贫的强大动力。(作者刘涛系中共咸阳市淳化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