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 埋头苦干 奏响佳县脱贫攻坚最强音

2017-03-13 16:07:31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佳县扶贫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条件稍好的地区和人口这几年已经基本脱贫了,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数居住在偏僻山区,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深、发展能力弱,脱贫工作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期。这就像在攻克最后一道坚固的营垒,不仅要有好的部署,而且必须士气振奋,勇往直前,敢打敢拼,才能夺取胜利。
 
  《东方红》歌词里有一句“他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广大人民的富裕安康为己任。努力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率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深刻阐述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向贫困宣战的动员令。
 

 辛耀峰研究脱贫攻坚战区工作
 
  告别贫穷落后,奔向幸福小康,是贫困群众的强烈期盼,更是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十二五”期间,佳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扶贫开发统领农村工作全局,大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通过实施扶贫移民搬迁、整村推进、产业扶贫、能力提升等工程,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4301元增加到2015年8174元,贫困人口由2010年底11.4万人减少到目前的3.1万人,50个村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发生率由42.8%下降到13.32%,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是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佳县地处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立地条件差,仍然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有贫困村71个、贫困人口14081户31329人,要实现2017年整县脱贫摘帽、201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脱贫攻坚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不忘初心、与时并进,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低调务实、埋头苦干,勠力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辛耀峰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
 
        在“精准”上作文章。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导致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着力提高脱贫攻坚精准度。要把建档立卡和大数据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做细做实,把各村的贫困户、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基础设施等分布情况汇成网络体系,切实做到对贫困户识别、进入、退出的精准管理。要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规划和具体扶持措施,制作“精准扶持菜单”,集中力量落实点对点扶持,通过精准“滴灌”,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要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完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机制,抽调精兵强将,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有帮扶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确保2017年底全县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
 


县委书记辛耀峰调研红枣扶贫产业
 
  在“治本”上下气力。脱贫攻坚只有做到标本兼治,才能彻底斩断“穷根”。在充分运用兜底扶贫对贫困人口“输血”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贫困人口“造血”功能的培育。要本着“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花社会上的钱办贫困户的事”的原则,按照“五个一批”要求,精心实施“十大工程”,整合项目资金,聚合扶贫力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扶持,大胆探索,不断完善红枣、牡丹产业精准脱贫的新路子,建立贫困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要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搞好规划设计,注重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高起点推进新一轮移民搬迁工作。在榆佳工业园区、白云山区、榆林东沙等谋划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等三个大社区。通过移民搬迁彻底改变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贫困户的命运,实现“拔穷根、能致富”的目标,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待遇。
 
  在“聚力”上奏强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入攻坚阶段,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责任。在脱贫攻坚战中,全县上下没有旁观者、局外人,要层层立军令状,全面推行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县四大战区各指挥长,县直各部门、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要自觉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周密部署“作战方案”,制定攻坚战“时间表”,做到战区有“指挥部”、乡镇有“作战室”、村有“作战图”,层层传导压力,人人压实责任,将脱贫攻坚战推向纵深领域,努力营造脱贫攻坚“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良好氛围。各战区要多开专项会、推进会、现场会,多到一线检查督战、指导工作,并通过高质量的督查通报、阶段评估“两个工具”,随时掌握脱贫攻坚工作动态,及时蹲点调研、解剖麻雀、解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责任,充分激发各级各部门协同担当的“乘法”效应。要培养穷则思变、穷不丧志的精神品质,锻造正视滞后、不甘落后的意志力量,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增强主人翁意识;要树立典型,发挥好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激励贫困户用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和艰苦的努力改变落后面貌,创造幸福生活。同时,动员引导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扶贫济困活动。
 

 
深入贫困户调研



看望慰问贫困户
 
  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要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实现全面小康,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就是“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最好体现。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期间的重大政治任务、最大民生工程,我们必须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坚定信心和决心,思想上再加压,行动上再加力,作风上再加强,各项工作向脱贫攻坚靠拢,作决策、上项目、用干部优先考虑脱贫工作。整合一切资源,凝聚一切力量,以更大的决心、更硬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度合力,万众一心、埋头苦干,坚决打赢这场至关重要的攻坚战。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有使命感,更要有荣誉感。“要把老百姓的日常感受变成政策的起点与终点”,要珍惜参与扶贫攻坚工作的难得机遇,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奏响佳县脱贫攻坚最强音。(作者辛耀峰系中共榆林市佳县县委书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