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郑州街头老太坐后备箱”的照片在网上热传,照片上是一位母亲孤独的坐在后备箱里,而车里面的司机似乎还有说有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照片迅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2月27日,一张“郑州街头老太坐后备箱”的照片在网上热传,车主也因此引来了无数的谩骂声音!据悉,26日,郑州中牟,一辆行驶中的黑色克莱斯顿轿车,后备箱里坐着一位老人。据称车内人笑嘻嘻,老人被风吹得睁不开眼睛。然而,事情确实是这样的吗?
一位年迈的老人,坐在汽车后备箱内;猛然看到,确实让人窝火;其他不说,就这样坐着,安全问题都没有保障,如果车子突然加速,老人会不会掉下来,后备箱盖会不会碰着老人?
所以网友纷纷评论说“太不孝了”、“谴责这种行为”、“是不是母亲晕车”、“希望能了解真相”等等!
后来,处在舆论漩涡的这名车主说出了此事的原委;刘先生解释说,26日中午,由于弟弟相亲,全家带着客人到滨河路与顺发路一个饭店吃饭,饭后回家时车上坐着父亲和两个媒人以及一个喝醉的亲戚,并且都是老年人。刘先生提出让母亲在饭店等着,过会再回来接她。但母亲说一共就200米,搁不住来回跑着折腾,后备箱大,将就一下就到家了。
刘先生拗不过母亲,就按她的意思打开了车辆后备箱,没成想被人拍了照片传到了网上,让自己一下出了名。看到这里,我们算是明白了缘由,并非大家猜想的不孝等等;虽说这种方式确实欠妥。在路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但是当局者很难意思到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因为老人的想法和年轻人不同,特别是像她们这么大年龄的老人,一定是吃过不少苦,在她看来,坐后备箱并没什么不妥,加上所有的父母都心疼自己的儿子,我相信老人一定是不想让儿子来回折腾,虽说车主的做法有些欠妥;但不至于招到那么多人的唾骂和攻击;让车主承受了很大的道德压力!
只是这是一个网络时代,任何有违常理的事情,都会被人们拿来分享,并能引起快速的传播,只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大家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不明白事中缘由吧了!
老母亲坐车后备箱,这样于心何忍?
可怜天下父母心。记得有句顺口溜,千般苦,万般累,为了儿女不受罪,不舍吃,不舍穿,风风雨雨多艰难。深刻描绘了父母为了子女能够健健康康、一帆风顺的成长,不畏艰辛、不辞辛劳的伟大。文中提到的车主,虽然不是刻意虐待母亲,但一张老母亲坐车后备箱的图片,不禁令人感到心灵深处受到一股冲击,也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父母为了子女,可谓倾尽毕生心血。但发生类似“虐待”事件,不免令人感到愤怒。深刻分析,大可分为以下两种原因。一是父母为减轻子女负担,执意要受委屈,就像文中提到的母亲,怕费事、怕费油,执意坐到后备箱里。这也证明了大多数父母甘愿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二是个别子女根本没有拿父母当回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虐待父母事件层出不穷,产生这类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身为子女根本上没有把父母当作最应该尊敬和孝敬的人。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始终能引起人们的讨论,这也是在家庭教育中非常注重的一个话题。那么身为子女、身为父母要如何正确处理这之间的关系呢?
首先,身为父母要在懂得付出的基础上学会正确教育。要从小唤起孩子的公平意识,不偏袒与溺爱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欢快的家庭氛围。同时,不要认为为人父母就应该严厉,什么都该是对的,做错时就该勇敢承认错误,逐渐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灵。其次,身为子女要在懂得孝顺的基础上学会正确反哺。百善孝为先,但是自时代变化,日月轮回千百年后,中国人开始似乎淡忘了这一点点祖先遗传的美德与品德。身为子女要深入理解、体会父母在养育自己过程中所耗费的大量精力和血汗,以及他们表现出的最真诚、最伟大、最无私的奉献精神,从而怀着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敬爱之心,去关心、照顾、侍奉父母。不要总是沉浸在“忙、忙、忙”的生活中,却不知道生命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最后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受理相关案件,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我们需要的不是再多的金钱、再多的世人认可,其实仅仅只是家人的那一个会心微笑而已。相信,当把父母摆到和孩子一样的位子上时,来自父母的会心微笑也会给你带来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