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双流湾村位于子长县县城南10公里处,辖3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342户972人,有贫困户54户10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11户29人,兜底贫困户43户73人。该村主要以传统种植和养殖业为主。2015年7月,市检察院干警成纲积极响应组织号召,经单位推荐被市委组织部选派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后,他迅速调整心态,由行政干部转换为村干部角色,走家串户、深入田间地头,立即投入到村上的各项工作中。双流湾村党支部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第一书记成纲的倾力帮扶和村“三委"会的齐心努力下,按照“强党建、抓产业、促脱贫、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干群凝心聚力促脱贫,打赢扶贫攻坚战,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党建篇
今年以来,双流湾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增收”的工作思路,以“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为契机,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紧抓“党章”这一学习重点,确定每月25日为党员活动日,将“六有”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切入点,从四月份开始每两个月围绕一个专题组织开展了专题讨论。另外,村党支部依托党员小书包、问题墙、补短板提素质树形象、回答四个问题争当四有干部这“四个载体”加强学习,此外,列出专题学习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柯小海同志先进事迹、《周恩来同志谈共产党员自我改造》等内容,将学习教育推向更深处,同时,党支部抓住“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这一关键点,在第一书记的指导下,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义务清理巷道卫生、维修水毁生产生活道路、上门帮扶兜底贫困户等活动200余次,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产业篇
双流湾村主要以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劳务业为主。春耕时,第一书记成纲第一时间到县薯业局为村民协调洋芋种子8袋,多次积极与市、县财政部门沟通,申请到扶贫资金上万元,实施养殖产业扶贫,已购回鸡苗1000只,免费分散到20户贫困户家中饲养。今年协调镇政府为该村建设猪圈28个,每个圈舍投放猪仔5-10个,结合县扶贫办发展“短平快”产业项目,补助资金6.6万元,户均享受2000元。截至目前,该村共种植地膜玉米600余亩,发展养牛户10户,存栏100头,发展养鸡户30户,存栏2000余只,发展养猪户35户,存栏800多头。
扶贫篇
先后协调县上有关部门用水泥加固维修村道路10公里,维修塌方5处,建桥墩1处,水泥硬化自然村村民通行巷道11处680米,整修硬化村民休闲广场2处,垒硷畔2处,在山峁、荒地、坡洼、小路边共栽植绿化苗木3万余棵。安装健身器材11件,路灯6盏,建大型垃圾台3处,购置娱乐器材1套,建图书室1个。通过整体治理,提升了村民的人居环境和幸福指数。先后邀请8家公益组织多次进村慰问54户贫困户、18户困难户共计120人,资助贫困学生11人,其中解决了1名贫困户大学生的学费1万2千元及大学期间每月生活费600元。发动同学、朋友、爱心人士等捐衣捐物,一年多来共集中捐赠84次,上万件衣物。 让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认亲"。积极联络包扶干部到村"认亲",介绍致贫原因,共同制定包扶措施。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对接,争取扶贫惠民政策。
生活篇
自2015年7月,成纲被任命双流湾村第一书记以来,他本着不给地方党委、政府、村组织添任何负担的原则,谢绝了镇政府领导安排在政府的住宿安排,带着铺盖及驻村生活用具,主动要求住在了村委办公室,正式当上了“第一书记”。他把家安在双流湾这个小山村,把自己当成村里人,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驻村后,一切工作和生活所需由自己解决。真正做到了“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劳动在村”,不做“走读”式的干部。白天,在玉米地里、村头脑畔上和村民们亲切交谈询问,了解村民的实际想法和需求;晚上,在村委会的窑洞里,热情接待来串门的老乡,与他们谈村里的人和事。通过与村民的朝夕相处,坐炕头、下地头、拉家常、问想法,召开村“三委”干部座谈会,着实地了解了村情和民情,对村容、村貌及环境条件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让村民首先看到一个驻村干部的工作作风,他说,要做一个“孙少安”式的乡村干部,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地为群众做点实事,作为一个普通干部脸皮要厚,要为了扶贫工作舍脸到机关部门勤跑勤要。只有厚着脸皮不厌其烦地去协调,才可能最大限度的引来项目,争取来资金。才能为该村的发展尽出自己的一份力。
展望篇
经过一年多的基层锻炼,第一书记成纲谈了几点体会及打算。第一,眼量要大。作为下派干部,进入农村工作后,眼见要放宽,肚量要放大,不能计较得失,尤其不与村干、村民争利,工作中不去计较是非长短、理长理短,要平和的心态与村干村民相处。第二,舍得下身子。既然来到村上工作,就要像村干部一样,就要像一个村民一样舍下身段住在村上,与村民同生活同劳动,要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走家串户,一家一家了解情况,与他们实心交谈、拉家常。只有铺下了身子,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才能了解真实的村情。第三,只办好事,不办坏事,不把自己扯进村干间的矛盾中。看待村上多年未解决的问题,要大气,尽能力去化解,去协调。办不了的事不要去轻易许诺,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第四,写好驻村工作日志。反应我们平时的工作靠的是日常的工作记录,日志不一定要写在本子上,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现代化的交流工具进行记录记载,强大的互联网既可以宣传我们的扶贫工作,也可以去影响我们身边人,在朋友圈带来正能量。
下一步,他将继续按照市、县、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戒骄戒躁,扎实开展工作,发挥自身协调优势,为双流湾村扶贫工作更好地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是抓党建促提升。继续以“基层组织提升年”为契机发挥支部班子“五个”带头作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二是抓产业促民富。长短结合,巩固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把大户种养业做大做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更多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三是抓设施促发展。改善居住条件。
1.明年争取资金改善家家户户如厕的条件,进行改造或新建。
2.主要路口增加路灯。
3.在移民新区安装村民休闲健身器材。
4.争取资金对贫困户危房危窑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