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户群众因病掉队

2017-02-07 15:17:56 来源:西部决策网
卫计委  
 
  西部决策网讯  “感谢党和政府,要不然我真的就活不成了!”走进长武县相公镇龙头村曹宏涛的家,说起大病救助,老曹心情异常激动。
 


戴征社主任在长武县调研了解贫困群众医疗费用报销情况
 
  2015年10月,老曹爱人范拴芳突患重病,住院总费用高达23万余元,但在合疗和大病救助报销后个人仅负担了4万余元,这让原本愁容满面的曹宏涛一下子露出了笑容:“这下不愁了,孩子他妈突然得病,医生说得花20多万元,我当时就蒙了,没想到合疗政策这么好,老百姓看病,政府买单,我真是感激不尽。”
 


刘宝琴副主任在横山县调研群众因病致贫情况
 
  这是陕西省政策保障机制兜底,全力阻击“因病致贫”的真实写照。
 
  健康扶贫斩断“因病致贫”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据悉,全省贫困人口中有40.9%是因病致贫人群,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作出重要批示:“关于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请扶贫办和卫计委研究具体针对性政策措施。”陕西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健康扶贫工作。陕西省卫生计生委2016年2月至4月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农村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大调查,调查组走村入户,摸清了2015年底全省因病致贫人口的患病情况,建立电子数据库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戴征社主任调研基层乡镇卫生院建设
 
  2016年4月,陕西全面启动健康扶贫工作,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和省扶贫办出台了《陕西省健康扶贫实施方案》,实施疾病分类治疗、发放健康卡、实行签约服务等健康精准扶贫措施,采用升比例、升封顶、降门槛、降押金等“两升两降”的办法,全省65个国贫、省贫县群众看病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
 
  在旬阳县甘溪镇中心卫生院,45岁的张继叶正在病床上打吊针,她6天前因头痛、胃不舒服入院医治。张继叶告诉记者:“这次住院没交一分钱,院长给我说出院时也不用我个人掏钱。”面对记者的疑惑,院长张李安解释说:“我们乡镇卫生院结对帮扶了42户贫困户,张继叶出院合疗报销后,剩下本来需个人支付的部分,就由我们卫生院买单了。”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有100多种基本药物,慢病贫困人群是免费领取的。患者党登喜感叹:“现在的政策就是好!我患高血压,20多天来领一次药,真是很方便。”目前已有80多名患者和党登喜一样享受着定期免费领药。
 


戴征社主任调研咸阳贫困县医院建设
 
  看得起病是健康扶贫的核心。陕西省在完善新农合制度、药物制度上精准发力,实现保“大病”也保“小病”,保“急病”也保“慢病”,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康复项目纳入农村参合贫困残疾人新农合基本报销范围。参加新农合的人员无需个人再缴费,即可享受大病二次报销。全省药品采购价格平均降幅达36%,部分医用耗材价格降幅达50%。
 
  贫困人口看病更便宜
 
  2016年以来,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委党组先后7次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健康扶贫工作,全省医疗卫生系统都积极投入健康扶贫工作。陕西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戴征社说:“做好健康扶贫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关键行动,是卫生计生部门必须担负的重大政治责任。”
 
  因而,陕西省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有了更多创新。
 


乡村义诊受到群众欢迎
 
  农村特困人员年度参合费财政全额承担,低保对象参合费财政定额承担;自2016年7月1日起,农村参合贫困人口门诊统筹中一般诊疗费将由新农合全额报销,取消个人负担部分;全省所有统筹区域一级医疗机构农村参合贫困人口住院不设起付线,合规费用全额纳入新农合报销,同时,按照新农合技术转诊要求规范执行的农村参合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在现有报销比例基础上均提高5个百分点;各新农合统筹区域对于农村参合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将提高报销比例封顶线,且要求提高比例不低于现有封顶线的20%;各新农合统筹区域对于农村参合贫困人口新农合基本报销完成后,符合大病保险的,进入大病保险范围,其起付线在现有起付线基础上下降50%执行;还将扩大农村参合贫困残疾人新农合基本报销范围,在已有运动疗法等9项残疾人康复项目基础上,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康复项目纳入农村参合贫困残疾人新农合基本报销范围。并放宽农村健康扶贫对象中的残疾儿童(14周岁以下)住院转诊条件,首次住院转诊需按照分级诊疗要求和规范执行,后续治疗和康复治疗只需要在当地合疗经办中心备案即可。
 
  这些实实在在的社会保障兜底措施,斩断了“因病致贫”的可能,将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
 
  “十二五”期间,全省安排用于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达35.55亿元,贫困县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健全,条件明显改善。每个贫困县达到“三个一”目标,即每县至少有1所二级甲等的公立医院(含中医院),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规范化卫生室。
 
  精准施策,补齐短板,挂图作战,解决问题,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在“十三五”期间,优先将各类卫生计生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建立专门的卫生计生扶贫项目库。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公共卫生工作,尽快将孕产妇系统保健、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等项目扩大到所有贫困县。继续推进对口帮扶和县镇一体化改革,推广团队式签约服务贫困人口的模式,加快贫困地区卫生人才培养,促进分级诊疗,助推健康扶贫。三级医院推行医联体+全科医生,开展县镇一体化、镇村一体化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实行首诊负责制和双向转诊制度,扩大服务范围,引导患者合理就诊,减轻群众负担。到2020年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戴征社在接受采访时对全省健康扶贫工作充满信心。
 
  戴征社的信心来自:三级医院一对一帮扶贫困县医院机制,已组织省内省际三级医院86家,对口帮扶112家县级医院,贫困县帮扶5年,非贫困县帮扶3年,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万名医学类本科生计划,同时采取各种综合培训方式,提升现有基层医疗人员水平。解决基层有人看病且能看好病的问题。
 


千名医生进社区活动
 
  加大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力度,加强肿瘤随访登记及死因监测,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意识,使其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树立“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保健意识。从源头上防止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的发生。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防得住病,是脱贫攻坚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之一。要把广大贫困群众的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优化健康服务程序、完善健康保障制度、建设健康生态环境、发展健康扶贫产业为重点,才会为全面完成攻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