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扶贫无小事,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只要能帮群众解决困难,提高生活水平,再苦再累我也觉得欣慰。”这是周军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周军,这位年届不惑、敦实稳健的中年汉子,是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一名普通党员干部。2014年7月被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千阳县水沟镇柿沟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由于工作出色,干群挽留,2015年8月,被再次选派到柿沟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脱贫攻坚指挥部总指挥。
深入群众打基础
柿沟村位于千陇南线以西丘陵沟壑地带,总人口554户2150人,贫困人口189户492人,贫困发生率22.9%。量大面广任务重,村里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致富产业很少,能人大户带动力不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村。2014年7月,他自带锅灶住到村上。上任伊始, 利用1月多时间走访全村老党员、离任村干部、村民代表、困难群众148户540人,通过细致的走访了解,他得出了一个道理,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书记,通过这一铁律的认识,他找到了病根。从那时起,周军坚持周日下午到村上班,周一上午八点准时参加镇党委、政府例会,周五下午5点半坐车回家,坚持每天开门办公。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结合村情实际,制定了以做优奶山羊和蛋鸡养殖产业、做大劳务产业、做强苹果产业为主导,“长短结合”的三年扶贫规划。
关爱群众显真情
“周叔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村民王淑娟激动地说。2014年8月16日,周军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六组村民王建社家里哭哭啼啼。进院了解后,得知王建社放羊时大脑受损,母亲常年有病,妻子在家务农,女儿王淑娟考上了兰州理工大学,全家正在为上学的学费发愁,无奈的王建社忍痛不想让女儿再念书,王淑娟伤心不已。看到这一情况后,周军先是安慰好正处于困境中的一家老小,及时找到登记服务中心领导反应情况,为王淑娟争取到5000元助学资金。为了尽快让这个家庭走出贫困,又积极联系县扶贫办,争取扶贫资金1500元,为王建设家里买来5只奶山羊,现如今,王建设的奶山羊已有19只,每年卖羊和羊奶,全家也能收入六七千元。如今,在大学读书的王淑娟逢年过节都忘不了给周叔问个好,讲一讲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
在柿沟村流传着一个“半斤白糖”的故事。村里五保户转娃,是有名的疯子。去年十二月间,天很冷,好几天不见转娃来村上的互助幸福院吃饭,周军和村民小组长找遍整个村子,最后在一间废弃的小屋里找到了正捂着肚子、缩成一团的转娃,看样子是病了有些日子了。周军急忙叫了车,组织干部将转娃送到县人民医院,经诊断是得了病毒性感冒和胆囊炎,吃药打针,折腾到晚上十一点多他们才回到村里。没想到痊愈后的转娃送半斤白糖来感谢他,这着实让他感动。周军说,这件小事只是他这个“第一书记”应该做的,我也是农民的儿子。也更加坚定了他扎根农村把脱贫攻坚干到底的决心。
引领群众奔小康
进入柿沟村,好几条道路上都能看到一块镌刻着金灿灿“惠民路”三个字的石碑。这是周军和单位领导班子在调研中看到村上好多生产生活道路是土路,群众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严重影响着村民生产生活。2015年7月,单位研究决定,挤出经费18.2万元,为村上4个村民小组58户贫困户156人修建巷道路13条650米,排水渠630米,一举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为了不辜负单位领导的重托, 用好这笔来之不易的筑路款,周军利用节假日亲自驾驶垃圾车清理路边垃圾60多吨。在工程施工的28天里,正值七月流火,白天顶着烈日,晚上熬到半夜12点半,现场监督工程质量,为了防止路面高温裂缝,暴雨侵蚀,他经常深夜给新路铺盖塑料纸和麦草养护路面。一月下来,他由于劳累,发烧感冒,体重掉了七、八斤,妻子心疼的流泪,不让他再干扶贫这个事。可他听到群众夸赞修的路质量是最好的,干得比以前更欢了。有些群众由当初的不配合到后来看到第一书记实实在在给村里办实事,抢着给他送水、拉他到家里吃饭……为了给贫困户“换穷业”,登记中心领导带领干部职工先后九批赴柿沟村进村入户考察脱贫产业,投入资金7万多元,发放黑乌鸡苗2600只,周军又当上了“鸡司令”,带领群众发展乌鸡养殖业,如今柿沟村群众把老周引进的这批黑乌鸡亲切的叫做“周乌鸡”。
二组贫困户赵辉的房子是上世纪60年代土坯房,年久失修,建房给儿子娶媳妇是妻子临终前给他的托付,是他多年的梦想。在今年的易地移民搬迁中,周军为他家申请了贫困户建房指标,赵辉没有资金,周军多方联系,帮助其贷款5万元,建起了5间120平方米的新房,儿子赵武强也找到了女朋友。赵辉逢人就说: “周书记是我家的贵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周军在柿沟村这个舞台上实现了这一梦想。周军带领村干部勘察地形、选址,带领村两委、县驻村工作组一班人,倒排工期,责任到人,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高起点、高规格建起占地20亩移民新村,安置群众25户116人,其中贫困户7户23人,水电渠路公共设施一次到位。如今,一排排古香古色的西秦民居,已成为千陇南线一道亮丽风景线。
两年了,周军连续两年荣获“千阳县驻村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党组织第一书记,宝鸡市扶贫优秀个人。 其个人扶贫事迹被宝鸡日报社、宝鸡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他用一项项荣誉给组织和群众交上了满意的答卷,不断实现着当初的诺言。“两年多了,我真的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了,把这里的群众视做我的好朋友,与驻村工作组同志和村组干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果重新选择,我还会来柿沟.”周军每每谈到两年多来的扶贫感受,都会动情的这样说。截止目前,周军共为13名贫困大学生争取扶贫助学金13.6万元。协助村上流转土地660.08亩,发展矮砧苹果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联系陈仓区虢镇商会和爱心思源工程协会、雪狼户外驴友团等社会组织为贫困户、困难学生捐赠衣服1560多件和价值1400多元的学习用品,邀请宝鸡市中医医院九位专家为村上扶贫义诊贫困群众200余人,自己联系并承接贫困户在中医院预约挂号和时间延迟业务,尽最大努力让贫困群众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现在,柿沟村的村容村貌和社会事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贫困群众增收步伐明显加快。今年将有98%的贫困群众告别贫困,2017年将实现全面脱贫,一个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新柿沟正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