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组干部带领群众脱贫

2017-01-15 14:42:07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谢燕  李清泉)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为了提升村干部组织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和能力,白河县鼓励支持他们发展专业合作社,按照“村级组织+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领群众谋求脱贫致富之路。
 
  大桥村党支部书记黄治贵是土生土长的仓房人,早年家贫随家迁往大桥村居住。1986年,仅初中毕业的黄治贵和邻居们一起外出打工,维持家庭生活。经过二十多年的辛苦打平,他从一个打工仔成长为一个拥有近千万元的煤老板。
 
  打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2009年黄治贵依然选择回到家乡,在卡子镇仓房村投资创办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带领仓房人民种茶致富。按照“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将村上100多户贫困户2800多亩山地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入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茶园基地建设,入社会员负责茶园种植管护,待茶园投产后,合作社以市场价回收鲜茶,低于市场价按合同价回收。
 


仓房茶园 (李亚  摄)
 
  现在,很多在家贫困户在茶园采茶,一天能收入100多元,加上流转金,人均收入有的高达8000多元。很多常年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看到了茶园的产业效益,纷纷回到家乡一边培育自己的茶园,一边在黄治贵的富秦茶厂里就业务工,当上了不出门就能赚钱的“产业工人”。老百姓看见了茶园的效益,积极性一下子起来了,家家户户自觉地扩种茶园,就连当初反对建茶园的农户也自觉种茶了。
 
  2014年12月,黄治贵被县委组织部任命富秦茶厂非公党建第一书记。做为茶厂党支部的“一把手”,他又多了一份责任,他处处身先士卒,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组建成立富秦茶叶种植协会,将村上大部分党员吸纳入协会,对入协会的每个党员首先进行茶叶技术培训,让他们成为茶叶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带动全村党员发展产业。
 
  如今,在黄治贵的带领下,卡子镇仓房村发展新旧茶园3280亩,达到户均10亩茶,人均3亩茶,实现了“一村一品”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全村63户贫困户脱贫。并带动周边三个村新发展密植茶园6000余亩,改造老茶园3000余亩,很多从茶园中得到收益的老百姓,全村80%以上的贫困户从山上搬到了山下,住到农村社区,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按照这种发展模式,卡子镇先后组建了3个茶叶合作社,带动建成了7个专业村,发展54户茶叶产业大户,全镇茶园面积达到1.6万亩。为了培育壮大全县的茶叶产业,县上由供销社牵头将全县的2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乡镇合作社联合起来,组建茶叶合作总社,按照市场运作模式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4万多亩,品质质量不断提升,贫困户每年从茶叶产业中增加收入500多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