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返乡共同致富

2017-01-15 14:41:26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谢燕  李清泉)白河是个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县,随着外地劳务经济不断转型升级,每年有不少外出务工能人带回资本返乡创业。县上鼓励支持他们立足农业产业,发展合作组织,按照“能人+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做活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回报家乡父老,共同走出一条致富路。
 
 
        陈敬苗返乡自己筹集资金90万元发展白山羊养殖,先后享受贴息贷款和奖励补助资金30余万元,建成了白山羊养殖基地。目前,已发展合作社会员28户,共养殖白山羊600多只,带动农民年均增收15000元。  (刘小虎  摄)
 
  冬日的阳光下,白河县仓上镇裴家安置社区崭新的住宅楼一字排开,整洁的道路四通八达。2011年,仓上镇天宝村98户群众从大山中的破旧土屋搬进这里宽敞明亮的新居。
 
  在天宝村,农民下山进社区,企业上山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这一切的变化始于天宝村返乡创业能人刘和兴。2010年,常年在外承包工程的刘和兴返乡创办了白河县兴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流转村民土地600余亩,5年总投资1亿多元,建立起“天宝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了周边350多名群众就业。
 
  今年50岁的原天宝三组村民许立成,过去靠着10亩瘠薄的土地养活全家4口人,生活艰难。2010年,土地、林地和4间土房全部流转给公司,他们一家搬到了山下的裴家社区,住上了125平方米的楼房,流转收入加上有关政策补贴,自己不但没掏一分钱,公司还倒找了1万多。
 
  失去土地的许立成,当年便在园区打工,如今他已当上了生产组长,月工资4000多元,加上奖金,年收入达到5万元。老伴在园区养猪场当养殖工人,每月收入2200元。儿子高中毕业后曾在外地打工,一年后也来到公司的养殖场上班,通过培训成了技术员,每月工资4500元。“住楼房、开小车、领工资,这样的日子过去想都不敢想。如今,我们一家都成了‘上班族’,有了固定收入,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去年,许立成为家里添置了一辆小汽车。
 
  目前,天宝园区带动300多名贫困户脱贫。全县共建成3个省级农业园区,12个市级园区,30个县级园区,其他新型农村经营组织42个,带动近万名贫困户就业创业,实现脱贫。这些园区大多布局在集中安置社区附近,对解决贫困户就近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成为白河脱贫工作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