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师大有座“补习楼” 50家培训机构布满23层大楼

2017-01-04 14:20:31 来源:贵州都市报
  继花果园“酒店一栋楼”(被网友戏称为“炮楼”)蹿红后,贵州师范大学附近的一栋23层的大楼也火了。这栋楼有184户人家,其中大约50家是培训机构。
 
  记者看到,大楼外墙窗户上,挂着花花绿绿40余个广告:从中小学各科目到成人公职培训;从琴棋书画到咏春拳……这里可谓无所不“补”,堪称师大“补习楼”。
 
  估算:约有50家补习班聚集
 
  “补习楼”由一号楼和二号楼构成,一号楼紧临着马路,位于贵阳市云岩区宝山北路师大天桥一侧。远远望去,花花绿绿的广告牌大约有40个。
 
  这些写着培训内容和咨询电话的广告,散在每一层楼外侧的窗户上,楼层越低广告牌越多,晚上有些广告牌还闪烁霓虹。
 
  广告牌较密集的一号楼共有23层,记者逐层走访发现,几乎每一层都有补习班,走出电梯,能看到各家张贴的广告和指路的箭头。
 
  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培训机构大约有50家,主要是艺考培训、从小学到高中的各科补习班,以及公职、职业技工、午托班、书法、咏春拳、绘画培训等。主要密集在2到7楼,有些楼层8户里有三四户是补习班,有些楼层甚至8户全是。
 
  补习班里分大班和小班,小班又分为一对一和一对多。大班可以坐二三十人,小班则将房间划分成若干个小隔间,类似于办公室的卡座。如是全托的补习班,房间里有可供住宿的上下铺。
 
  大多数补习班租一套150平方米的房子,规模大一些的将几套房子打通,或者跨越楼层开分店。由此计算,一栋“补习楼”至少可同时容纳1000名学生。
  “补习楼”外观
 
  价格:一对一300元一小时
 
  在业主的记忆中,培训机构比他们来得早。彭女士记得,2015年11月交房时,楼道里就发现有补习班的广告,同一时间,整栋楼的窗户被挂满了广告。“速度很快,好像发生在一夜之间。”彭女士说。
 
  她和几位邻居介绍,房屋是贵州师范大学为解决老师住房问题修建的,因为一些原因,有老师在别处买了房子,于是将闲置的房屋出租出去。
 
  补习班的装修非常简单,座椅加白板即可,规模稍大的培训机构则将老师简介和成绩挂在墙上。
 
  一家初高中补习机构租下4间房屋,经营一年多,教师团队达到五六十人,学生300多人。老板娘笑着告诉记者,这地方有财运。
 
  据了解,大部分培训针对初高中学生,以艺考、初三、高三学生居多,一对一教学平均收费在300元一个小时,如果住宿加培训一个月收费近4000元。如果按1000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费用计算,仅一号楼一个小时的培训产值就有30万元。
  9楼一家艺考中心
 
  保安:人气太旺电梯难等
 
  “人气很旺。”保安谭大爷说,周末高峰期,电梯要排两次队才能进去。他告诉记者,在他就职的两三个月中,已有四五家培训机构关张,但很快就有新的补习班开业。
 
  “业主会将租房的信息告诉我们,150多平方米租金每个月约4500元,几乎每天都有人来询问。”谭大爷说。
 
  同样是师大附近的宝山北路,记者在某大型租房网上发现,临街20平方米左右的小门面,每个月租金约在1万元,临街300多平方米的门面,每个月租金15万元左右。
 
  “这里是黄金位置。”一家做公职培训的李老师说,师大紧挨着老城区的中心喷水池,一面又通向新城区观山湖。
 
  家长:三个月物理提高40分
 
  说起楼里的补习班,哪一层最密集,哪一家最规范,公职培训班的李老师门儿清。“我经常去转转,也许别人觉得是竞争,我觉得是去学习和交流。”李老师说。
 
  一家艺考全托补习班的彭老师说,艺考考点在师大,在师大开分校,除了方便师大授课的老师,也便于学生考试。
 
  记者采访了解到,来自贵阳、遵义、黔西等多位学生告诉记者,来这里补习是老师推荐的,有的是学生之间互相推荐。“有的学生某科成绩提高了,其他科目也跟着在这里补,多的要补七八科。”某补习班的老师说。
 
  “师大历来就是老贵阳补课最多也出成绩的地方。要说给娃娃寻个补习的地方,家长都知道来这里寻找。”家长罗女士说,孩子补习物理,三个月提高了40分。
 
  有意思的是,这里除了补习机构,楼内也有少量的律师事务所、美容美发、茶室等,不过相比培训机构的火爆,他们的生意显得冷清。
  “补习楼”一楼成为停车场
 
  业主:抱怨经常被敲错门
 
  2015年1月20日,彭女士签订购房合同,她清楚地记得,这间152.08平方米的房子标注着经济适用房。
 
  不过,自搬进来的第一天起,她感觉置身商业圈。楼道里,到处都是补习班的招生广告。最令彭女士头痛的是,学生最多的暑假,一天有五六次被敲门。
 
  在某楼层,有四户业主经物管同意,安了一道门。用他们的话说,这是一道“宣告门”。“这个门的意义在于告诉来访者,这是居民住房,不是商铺。”彭女士说。
 
  据了解,安装“宣告门”业主不在少数,在“补习楼”里,居民住房普遍都有两道门,与大门敞开的补习班形成鲜明的对比。
 
  业主们还有一个困扰:噪音不断。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音乐类培训。在一号楼7楼,艺考生正在上声乐课。有业主抱怨,钢琴伴奏和学生练歌的声音隔着几层楼也能听见。
 
  “学生练习时间不分中午和晚上。”彭女士告诉记者,保安虽然会协调,但管不了多久。“彼此应互相理解,规范行为。”彭女士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