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张雪 王莎)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
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因此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
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例如: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冬季饮食忌硬、生冷、过热、过寒的食物因为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另外,虽然进入冬季,天气变冷,但“上火”的人却越来越多!支招预防各种“上火”和保暖的秘诀:

图片来源于网络
1、去心火
心火主要表现: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想大量饮水等。
去心火可选药品:牛黄清心丸
去心火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2、去胃火
胃火主要表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燥、牙龈红肿、牙根发炎等。
去胃火可选药品:牛黄清胃丸、牛黄上清丸、三黄片
去胃火食疗: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3、去肺火
肺火主要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肺部不适、感觉憋闷等。
去肺火可选药品:清肺抑火丸、栀子金花丸
去肺火食疗:猪肝,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冬保三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头暖—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脚暖—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结语:
冬季饮食健康小常识
首先应保证热能的供给。这是常识性的问题,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对于老年人来说,脂肪摄入量不能过多,以免诱发老年人的其它疾病,但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增强,人体易出现负氮平衡。蛋白质的供给量以占总热量的15至17%为好,所供给的蛋白质应以蛋白质为主,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不仅便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可增加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冬季虽冷,但我们也要让它变得健康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