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锦绣计划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我省自2013年实施锦绣计划以来,目前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50亿元,从事特色手工产业的妇女50万人,2016年通过手工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的贫困妇女1.01万人,贫困妇女人均增收万余元。
与会人员参观了镇宁自治县高荡村布衣寨
据统计,近三年来贵州省投入锦绣计划专项资金近5000万元,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锦绣计划资金近10亿元,实现了文化传承保护和创业就业脱贫的融合发展。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并建立了由20个省直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从2015年开始,采取项目观摩方式力推锦绣计划的实施。锦绣计划成为政府牵头、联席会议制度下的跨部门合力工程和广大妇女美丽脱贫的圆梦工程。
与会人员参观了镇宁自治县高荡村布衣寨
锦绣计划通过扩大生产、技术培训、技术推广、产品创意设计、销售网点及平台改造、民贸民品企业扶持、文化产业扶贫“千村计划”、“贵州民族手工规范性生产工具创新”等积极培育扶持具有引领效应、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妇女手工骨干企业。支持手工企业以“公司+绣娘”、“公司+协会+绣娘”、“能人+基地+绣娘”等模式发展,引导妇女手工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从单一渠道向多元模式转变,实现妇女手工产业从分散生产转向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积极创建一批保持传统技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保护性生产基地,鼓励支持妇女手工人员创办微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享受“3个15万”政策,对从事民族手工艺品加工行业的微型企业扶持出资从10万减少到不少于3万。建立贵州省中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推出文化金融产品“文企贷”,有效解决中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小微企业免征营业税政策,减轻妇女特色手工业企业税收负担。
与会人员参观了镇宁自治县高荡村布衣寨
据贵州省妇联主席杨玲介绍,锦绣计划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战略任务来抓。2016年,开展了锦绣计划培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锦绣女”培训、星光培训工程、振兴计划传统手工艺妇女培训、非遗传承人培训等。从一般性的技艺普及培训到骨干技艺培训,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培训近2万名绣娘,完成了“培训多层次手工技艺传承人1万名”民生实事任务。通过对培训人群开展的调研反馈,全省研培学员创业达200多家。
与会人员参观了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合苗寨蒙多彩苗族蜡染文化创意园
积极组织妇女手工企业参与国内外展洽活动,为妇女手工产品和手工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为扩大宣传,促进交流,组织妇女手工企业参加“2016年贵州年货节暨贵州特色商品展示交易会”、2016年深圳文博会、“2016年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暨第八届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和“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暨全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全球推广系列活动走进捷克、墨西哥、俄罗斯等。在北京、河北等省开展的“千年窝妥——云上丹寨”苗族蜡染文化展、“千户苗寨——雷山苗绣高级定制”等展览和赛事活动。不仅实现了良好的销售业绩,还向社会展示了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的魅力,展示了我省民族民间手工精湛技艺,宣传了多彩贵州民族民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