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针对雾霾采取的限行 空气质量真的提升了吗?

2016-11-17 11:14:31 来源:华商网
西安针对雾霾采取的限行怎么就成了缓堵利器?
 
  14日,西安启动了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二次空气重污染Ⅲ级应急响应,同时也对机动车采取了禁限行措施。这是继11月4日之后的第二轮禁限行措施。
 
  两轮限行下来,尽管民间对官方这两轮禁限行通知的发布流程各种吐槽,但从实施禁限行之后各方面的反应看,大家对这一举措还是持欢迎态度的,理由是:路上明显车少了,不堵车了。
 
昨天下午晚高峰期,西安几个著名堵点都显示一路畅通
 
 
  等等,难道不是应该说“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了,雾霾减轻了”吗?话题怎么扯到堵车上去了?说来也正常,总共10个尾号限行了俩,路上的车可不是少了么。
 
  西安首个限行日的第二天,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的数据显示,4日限行当天西安车流量较之前一天下降了37.5%,达到了近4成之多。再看看11月15日,早高峰车流量较之前下降3成以上。西二环团结中路是早晚高峰期的严重堵点之一,15日当天早高峰车流量比前一天下降41%,较上周同期下降38.6%,同样是下降了4成左右。高德地图的延时指数分析称,15日上午西安并无早高峰,交通流量整体平稳。
 
  然而,这并不是一次为了西安缓堵保畅的限行。西安交警部门称,此次禁限行并非为了缓堵保畅,而是治污减霾工作的一部分,对于大家关心的持续时间问题,要到应急响应解除为止。
 
  车不堵了,路畅通了,开车的不开车的都开心了,谁还关心雾霾的情况怎么样了。
 
 
两次限行对减霾有帮助吗?请看官方神回复
 
 
  以上是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实时查询网站“绿色呼吸”的统计数据。从11月3日起,西安连续4天的空气质量指数分别为225、213(限行)、236、213,均达到了重度污染级别。其中4日限行后,空气指数从数字上看,确实比3日有所下降,但仅改善了5.33%,而且5日是周末不限行,空气质量指数又再次回升。直到7日空气质量才有了大幅度的改善,而且是因为有降雨天气的缘故。
 
  接下来的一周,空气质量再次恶化,又回到了限行前的水平,直到14日西安市政府再次发布应急响应通知,实施第二次限行。
 
 
  这是15日二次限行后24小时内西安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情况,不管你看没看出来效果,反正我是没看出来。
 
  当然,西安到现也才限行了几天时间,而空气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但污染加重了就限行,减轻了就解除,这样短时间内反复的减排措施,不仅把所有车主调戏了个遍,站在治理雾霾的角度讲,也是否有些隔靴搔痒了?
 
 
  这两次限行,对西安的空气质量改善了多少?环保部门能不能拿出一些官方数据,让限行措施来的更有底气一些?
 
  然而,就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官方发布会上,西安市政府治污减霾办回答相关问题时对限行后治污减霾的效果如何进行了解答:首次限行后交警部门发布数据,机动车流量下降了37%,与此同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肯定有所下降。
 
  肯定有所下降……肯定有所下降……敢情限行效果是靠感觉?掐指一算“肯定下降”?
 
  这个回答我不服。
 
 
  尾气排放对雾霾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私家车成了“背锅侠”
 
 
  关于雾霾行程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有人说是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有说因为冬季供暖燃煤质量太差,还有说地形不利于空气流动,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开等等原因,具体大家可以问度娘。既然说限行,那么汽车尾气对雾霾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前央视名嘴崔永元曾在微博里炮轰北京市限车治霾说:“每当环保部一公布说北京的这个雾霾,私家车贡献了多少,我觉得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在我看来,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北京市城市雾霾的影响,就相当于一个居民在自己的小区里放了个屁。”
 
 
  2013年,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张仁健等专家曾发表论文指出,PM2.5的6大主要污染源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这些源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也就是说,汽车尾气对雾霾的贡献仅有4%的水平,这与之前国家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大相径庭。
 
 
  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它们会进一步形成组成PM2.5的重要成分之一硝酸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汽车排放是形成雾霾罪魁祸首的原因。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则认为,想要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改进我国油品质量才是更根本的措施。他说:“车油路,油是基础,第二要解决路的疏通问题,第三才是车。汽油中我们的烯烃含量太高了,这导致了很多排放物的产生,油品质量从标准上应该改进。我们这方面欠账太多了,仅仅做点什么机动车限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事实上,比起汽车尾气排放对雾霾的影响,工业排放、供暖季燃煤造成的污染、建筑工地造成的扬尘,以及规模庞大的渣土车们,都是造成PM2.5指数不断升高的直接原因。只把矛头对准机动车们,能取得多大的成效,恐怕并不乐观。
 


 
  这段时间以来,网友提出了对西安限行措施的很多槽点,很多方面可以跟北京、上海老大哥们学习学习嘛!按照交警部门的规定,西安按照限行当日公历日期的尾号所对应的数字组合进行限行,每天限行两个尾号。这么绕口且逻辑复杂的设定简直反人类,感觉每天晚上都要做道数学题才能知道第二天自己敢不敢上路。北京对此采取的措施是将周一至周五与限行尾号对应起来,这样简洁明了,非常好记。
 
  另外,西安是全国首个24小时全时段、全行政区域限行的城市,这样的设定是否科学?有没有充分考虑到对市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北京和上海均采取的是高峰时段和区域限行并行的管制措施,将限行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相比较之下,西安的措施显然太过死板、灵活性不够。
 
  通过前两次交警部门发布的限行通知来看,有很多具体的问题,相关部门研究的还不太成熟,科学性也还有待论证。对于限行,相信绝大多数车主是理解的,只是在我们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之后,希望政策制定方也能够拿出对等的态度,以合理、科学的措施,共同为改善空气质量、缓解交通拥堵作出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