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路改造后形成28座互通立交 成都向市民征求意见

2016-11-16 16:08: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成都三环路改造将形成28座互通立交 请市民提建议



成都三环路将扩充断面(图由成都市建委提供)
 

  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都市建委获悉,按照“交互通行”、“公交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交通出行效率,继续抓好缓堵保畅工作,成都市计划实施“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

  目前“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总体方案已拟定,示范段施工已全面完工。为更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意见和建议,成都市建委目前将方案进行公告,欢迎关心支持成都发展建设的市民提出意见。

  整改背景:

  通车14年来暴露不少问题

  据悉,三环路全长51.1千米,道路规划红线80米,两侧规划绿线各50米;主线双向8车道,为全封闭城市快速路;辅道为双向6车道,并设有非机动车及人行道。 2002年10月,三环路正式建成通车,2011年9月,三环路主车道路面整治完成。由于多年以来未系统性改造,仍暴露出不少问题。

  三环路辅道部分节点不通。三环路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交通功能非常重要,但目前,三环路辅道于蓝天、川藏、西环、宝成4个节点未按标准断面贯通,辅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较差,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极大的影响了三环路的整体通行能力。

  三环路整体通行能力亟待提升。成都市快速路系统为“环+放射”的格局,目前,过境交通逐渐由一绕(四环路)转移至二绕,二绕内按城市快速路进行建设和管理。二环路快速路已基本形成,四环路仍为高速公路,三环路位置居中,而三环路转换功能不全,潜力尚未完全发挥,存在“主道不快”的问题。

  三环路沿线公交系统偏弱。三环辅道无公交专用通道和快速公交,高峰期行车速度较慢,便民程度不够。部分区域行人穿越三环路不便。三环路周边 开发逐渐成熟,沿三环路居住市民日益增加,既有人行过街通道不足导致行人穿越三环路较为困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设施不尽完善。我市机动车数量增长态势迅猛,尤其汽车保有量已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交通需求日益加大。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设施不尽完善,无法应对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

  此外,还存在辅道机非通道未隔离,快慢行交通系统混流,安全隐患较大。三环周边50米绿带部分区域通透性不强,无层次感,群众普遍反映绿化可进入程度不高。沿线配套设施不完善。公厕数量严重不足,绿道内照明、天网、道路标示等设施匮乏,群众出行舒适性、安全感较差,道路服务能力较弱。
 



成都三环路将改造11座立交(图由成都市建委提供)

  改造要点:

  打通断点 11座立交节点进行互通化改造

  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针对上述问题,成都市建委及成都市规划局于2015年8月21日召开了三环路扩能改造工程规划方案专家咨询会,会后根据专家咨询意见,经过深入研究认证,多方征求意见,按照确保交通提升、环境提升、功能完善、绿色生态,打造“最美三环路”,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科学施工的理念编制了《三环路扩能提升总体方案》。

  按照目前已经确定的总体方案,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方案主要有九方面要点。

  一是打通断点,疏通瓶颈。本次结合总体方案将蓝天、川藏、西环、宝成4个节点完全按规划断面宽度进行改造,补齐短板。同时,对全线辅道进行白加黑改造,提升行车舒适度,降低路面噪音。

  二是提升交通转换功能。按照“3环16射”快速路网规划,并考虑到三环路立交间距和一些常态化堵点,本次扩能提升工程拟将11座立交节点进行互通化改造,三环路全线最终将形成28座互通立交,实现与放射状道路的快速交通转换。

  三是升级公交系统。全线设公交专用道,增开大容量公交,形成公交环线,方便换乘,以提升公交舒适度和运行效率。

  四是完善人行过街系统。结合公交站点及轨道交通站点新增7处过三环人行通道,方便周边居民穿越三环。

  五是完善智慧出行能力。全面提升智能交通系统,将三环路建设为智能交通严管示范线,运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更好为交通出行服务。

  六是彻底分隔机非车道。在红线宽度和道路基本断面形式不变的基础上,将辅道拓宽为12.5m,设置4条车道(含3条机动车道和1条大容量公交专用道);将现状人行道改造为非机动车道(保留既有乔木),三环路两侧现有绿道拓宽、贯通后作为人行道使用,实现“机非分离”,保障通行更加安全。

  七是提升景观生态功能。按照“乔木修枝、灌丛清理、植草覆绿、增花添彩”的原则,保护和提升现有三环路全线绿化景观,形成“疏林草坪”,还绿地于民,呈现“花重锦官城”,努力打造“最美三环路”。

  八是完善人性化配套设施。在绿道沿线设置一定数量的座凳、洗水池等配套设施,同时新增公共厕所,并设置环卫工人休息室,在绿化带内完善“天网”监控设施、照明设施、指路标示系统,打造“人文三环”、“平安三环”。

  九是绿色施工,节能环保。非机动车道路面主要采用工厂预制构件,现场装配式施工,既可保证现状电力浅沟不迁改,又可减少碳排放等污染源,还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造价;施工过程中将损坏的混凝土路面加工处理后作为基层使用,实现建筑材料垃圾再生利用;贯彻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建设“雨水花园”;中水回用于灌溉系统,服务于绿化浇灌。

  正在公示:

  市民有意见或建议可提出

  据悉,本次扩能提升工程不对三环路主道进行改造,施工期间三环主道交通基本不受影响;为尽量降低施工对交通的影响,辅道施工时采用分段、分幅、滚动施工的原则;为进一步减小对交通的影响,特别是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影响,拟在辅道车道改造前完成绿化景观提升、非机动车道和绿道贯通改造,非机动车道路面主要采用工厂预制构件、现场装配施工方式,可大幅度缩短施工时间。

  而在工期方面的安排,则是2017年4月基本完成绿化景观提升、非机动车道和绿道贯通改造。2017年4月全面开展主体工程建设,2018年8月建成“最美三环路”。

  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目前,总体方案正在进行公示,市民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市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积极研究采纳各方良策,进一步提升成都市城市建设发展水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