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专题
决策
思想汇
地方
视频
乡村振兴
财经
教育
企业
旅游
健康美食
首页
决策
决策案例
西部大开发荣耀十五年(综述篇)
2016-11-01 10:10:25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分享到
西部地区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国土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总人口约3.56亿人,占全国的28.6%,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5%。15年前,西部的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7.1%,人均GDP仅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的30%左右,农村贫困人口超过5700万。此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80%在西部,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的90%以上也在西部…
必须补齐西部这块国民经济的“短板”!因为,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西部的科学发展,就没有全国的科学发展。
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并在京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西部大开发吹响号角,这片占据中国半壁江山的广袤国土上,激起了多少人对富裕和幸福的渴望。15年过去了,这些美好的憧憬如期成为西部大部分平常百姓家的现实图景。15年的开发建设,西部地区实现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黄金时段,西部省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而最让人关心的生态环境和民生问题,总体上也得到了改善。
15年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大发成果显著。2000年—2014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655亿元增加到138073.5亿元,年均增长9.06%。工业增加值由5946亿元增加到24000亿元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6111亿元增加到1259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954亿元增加到262394亿元,年均增长12%。
外贸和外资也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15年以来,国家累计向西部地区拨付外贸发展基金近200亿元,占全国总拨付额的四分之一以上,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西部省份的外贸发展。2014年西部省份进出口总额达到3344亿美元,是2000年的22倍,年均增长23.2%。截至2014年底,西部省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5万家,15年西部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达到5451.8亿美元。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夯实,以西气东输、青藏铁路为代表的大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0—2014年累计实施重点工程240余项,投资总规模48390亿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
西部地区的环境在改变,水土流失减少,风沙危害减轻,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得到巩固。截至2014年底,西部累计营造林4000余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3亿亩;退牧还草工程累计安排草原围栏建设任务8亿亩;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恶化土地治理面积250万亩。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优质棉、牛奶、苹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并在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善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此外,西部地区在严格环保标准的前提下,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为东部沿海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促进了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近两年,西部地区受到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中,中央扩大内需投资43%以上投向了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振兴、技术创新和灾后重建等领域,西部大开发继续深入推进。近两年,西部地区受到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中,中央扩大内需投资43%以上投向了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振兴、技术创新和灾后重建等领域,西部大开发继续深入推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