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起——陕西战“疫”记

2020-03-20 11:23:00 来源:西部决策网
  2月24日深夜,记者沙莎在朋友圈写下这么一首诗:
 
  今夜

  我们点亮了一城灯火

  不为对面相望/只为山河相思/念春风十里/念英雄路长
 
  今夜

  我们点亮了一城相思

  不为执手相看/只为与子同裳/着烟火霓裳/着逆行征衣
 
  今夜

  我们点亮了一世祈愿/不为蓦然回首/只愿人间相守/守江山明月/守锦绣长安
 
  ……
 
  是啊,“念英雄路长、着逆行征衣、守锦绣长安”,道出了陕西“只许进,不许退;

  只许胜,不许败”的战“疫”决心与信心,道出了陕西人“坚守一寸丹心、希冀春暖花开”的战“疫”誓言与希望!
 
  2月24日21时,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灯亮了,城墙上的灯亮了,西咸新区的灯也亮了。灯火璀璨处,有8个大字格外醒目——“致敬英雄守望长安”。
 
  致敬英雄,守望长安。春寒料峭夜,这熟悉又陌生的灯光,照亮的不仅是西安这座城,也把温暖和力量,传递给了城里的每一个人。
 
  西安亮了,陕西亮了,人们的心也亮了。
 
  这抹光亮,陕西人整整盼了一个月。
 
  战斗,吹响冲锋号
 
  ——只许进,不许退;只许胜,不许败
 
  今年65岁的西安市民陈先生近日多了一个习惯。每天9时,他都会紧张地盯着手机屏幕,等着看一个数字。
 
  这个数字,是陕西每日新增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
 
  “今天又增加了几个?”
 
  “13个。”
 
  “今天少了吗?”
 
  “少了,变成5个了。”
 
  ……
 
  “今天怎么样?”
 
  “今天是零增长!陕西终于实现了零增长!”
 
  2月18日,陕西首次实现确诊病例零增长。
 
  陈先生终于等来了盼望已久的好消息。
 
  在全国,越来越多的零增长开始出现。人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对这个简单的数字给予如此多的希冀和热盼。
 
  这样的对话,陈先生和老伴持续了一个月。这样的对话,发生在西安、在陕西、在全国的每一个家庭。
 
  一个月里,中国14亿人的悲欢离合被这个数字所牵引。确诊数、治愈数、死亡数……手机屏幕里那些弯弯曲曲的线条,勾勒出疫情的残酷与严峻,也记录了这场全民战“疫”的艰辛与不易。
 
  一个月前,农历正月初一,北京。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听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
 
  ……
 
  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心疫情防控大局,多次召开会议,作出重要指示。
 
  号令如山,中国进入疫情防控的“战时状态”。
 
  作为这场战“疫”的“西北主战区”,陕西疫情紧急,压力如山,责任如山。
 
  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才能交出合格答卷。
 
  只许进,不许退;只许胜,不许败!
 
  紧要关头,一场顽强、壮烈的阻击战在三秦大地打响。
 
  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省长刘国中在第一时间开启了密集的行程——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工地、市场、企业、社区……全省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省委专题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从1月21日到2月21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与疫情防控有关的会议达30余次。
 
  这些频次密集的战“疫”日程中,几条鲜明的原则一以贯之——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放在第一位:防输入防扩散、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链,早发现早隔离、全力以赴救治感染者。
 
  坚持科学防治,突出精准施策: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力打好控、防、救、治组合拳。
 
  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的同时,坚决打胜经济发展保卫战。
 
  从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Ι级应急响应,到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应急院区10天建成、15天交付;从先后派出千余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到省内实现确诊病例连续4天零增长;从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到不误农时进行春耕备耕;从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到加大民生托底保障力度……在这场大考中,陕西变压力为动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逆行,奔赴战“疫”一线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疫情,从武汉到全国。支援,从全国到武汉。
 
  “患者血钾已经7.4mmol/L,必须进行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血液净化治疗。”2月17日22时许,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七病区里,一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垂危。
 
  建立血管通路,开机、装机、预充管路、上机、调参数等操作一气呵成,CRRT正常运转,患者血气血钾逐步回归正常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带领的西安交大一附院支援湖北国家医疗队又一次挽救了一位患者的生命。
 
  这是施秉银支援武汉的第12天。“挽救每一名患者的生命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带着这样的信念,他争分夺秒、日夜奋战,经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
 
  “此去欲何?”
 
  “救江城,战病魔。”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在陕西,一批又一批像施秉银这样的医务人员不顾安危,母亲吻别酣睡的婴儿,儿女瞒过年迈的父母,丈夫告别新婚的妻子,毅然奔赴一线。
 
  从走进隔离病房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是战士。
 
  “此时的武汉宛若空城,让人格外感伤,却更斗志昂扬。”抵达武汉的当天夜里,陕西医生王梅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句话。
 
  “这是对我们最高的奖励。”陕西第一批援助武汉医疗队接管武汉市第九医院危重症和重症病区后,首例危重症患者于2月10日晚治愈出院,医疗队队员李军激动得彻夜难眠。
 
  “希望樱花盛开时,就是武汉胜利日。”在武汉火神山医院,“90后”CT技师王宇看到患者焦虑不安,自己制作纸樱花送给患者。
 
  肆虐全国的疫情有多让人心惊,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有多让人心酸,慷慨赴一线的勇士就有多让人心疼。
 
  “陕西动员全省上下向湖北提供医护力量、医疗资源、生活物资等方面的帮助,体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大爱境界,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制度优势。”湖北省委书记应勇、省长王晓东向陕西发来感谢信。截至2月24日,陕西已派出20批共1453名医务人员赶赴湖北抗疫一线。
 
  当“陕医军团”不远千里支援湖北时,三秦大地上各行各业的人们也在奋力守护自己的家园。
 
  腊月二十九,1个小时;腊月三十,3个小时;正月初一,4个小时……这些数字,是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主任连建奇每天的睡眠时间。
 
  疫情发生以来,54岁的连建奇一直战斗在一线,1月25日起更是肩负陕西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组长的重任。
 
  血压升高,连建奇吃着药继续战斗。考虑到他的健康,唐都医院院长、政委要求他每天保证5个小时睡眠,但疫情在前,这样的要求成了奢望。到科室查房了解患者病情、远程指导全省各地患者抢救工作、汇报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解答医生和公众咨询……每一天,他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隔着未知的明天;世界上最近的距离,是咫尺天涯无法拥抱你。
 
  喊一声,招招手,隔着铁栅栏远远地相互问候、鼓励几句……不到1分钟时间,这就是特殊时期王亮和妻子见面的方式。
 
  王亮在西安市第八人民医院输血科担任检验师,妻子张颜是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辅警。两人工作地点仅一街之隔,但因为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回家。他们约好,每隔3天的13时30分,隔着西安市第八人民医院后门的铁栅栏道声平安。
 
  三秦儿女的英勇战斗,凝聚成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力量。截至2月24日8时,陕西已有162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陈先生和老伴每每通过电视看到一线战士们奋战的画面,就仿佛听到了大音的深邃之声,看到了大象的圣洁之形。
 
  坚守,一寸丹心图报国
 
  ——名字上面鲜红的指印,像一句句无声的誓言
 
  2月1日,铜川市印台区塬圪塔村村口,68岁的张德科正背着药箱为过往车辆消毒。这位有32年党龄的老党员,自正月初三起就志愿在此服务:“党员就是要冲在前面,告诉群众‘别怕,我在!’”
 
  “别怕,我在。”朴素的语言背后,是深入骨髓的爱民情怀,是热血和赤诚、信心和希望。
 
  有人上演争分夺秒的“生死时速”——
 
  陕建机施集团的赵富强1月31日凌晨从老家宝鸡赶到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施工现场。除了保障物资设备外,赵富强还要负责现场协调。累了,就靠着椅子眯上一会儿;天天泡在工地,脚磨破了;每天电话能打七八十次,嗓子哑了;渴了就喝口凉水,饿了就吃口泡面……“共产党员在疫情面前就应该冲在最前面。”赵富强说。
 
  有人竭尽全力保障人们的生活——
 
  西安地铁3号线小寨站内,站长刘其真脚步不停。疫情发生后,全站11名党员主动停止调休,坚守在消毒、防护、安检等岗位。作为西安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站,疫情期间小寨站每日进出和换乘乘客仍超过1万人次。“只要我们还在,生活就不会停下来。”刘其真说,全站党员平均年龄仅26岁,面对疫情,无一人退缩。
 
  有人用生命留下绝唱——
 
  春天来了,他却再也看不到了。旬邑县湫坡头镇卫生院公卫科科长张建华连续工作26天后昏迷在工作岗位上,抢救无效去世;
 
  为保护全村人,他倒在了战“疫”一线。靖边县王渠则镇庙界村党支部书记白胡亲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导致颅内大面积出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放心不下村里的群众;
 
  战“疫”中,他是那一抹灿烂的光辉。扶风籍退役军人王辉驾驶农用喷药车开展消毒作业途中不幸遇难,年仅27岁;
 
  他用生命守护着身后这座城。连续奋战28天,西安57岁民警乔锦仁不幸牺牲,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人民警察的初心使命。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张建华、王辉、白胡亲、乔锦仁……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这一个个名字,就是一面面旗帜,一座座丰碑。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50年前,基辛格访问中国。当时的中国依然贫穷,但在那样的艰难困苦中,他看到了这个国家的铮铮铁骨,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他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在这个特殊时期,那些最勇敢的人,名字叫共产党员。
 
  温暖,在身边处处流淌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艰难时刻,有人逆行,有人坚守。选择不同,但目标一致。
 
  2月13日21时,38岁的武功县人杨杰揣着“通行证”,开着一辆“江淮”平板货车,从太乙宫收费站上高速,向武汉逆行。
 
  没有人能想到,杨杰准备干一件“大事”。
 
  此前,杨杰在家闷了大半个月,看着新闻上日夜奋战的医护人员,他心里总不是滋味。茶几上放着的草莓个大味美,杨杰心想,“如果能让他们吃上家乡刚上市的草莓,那该多好。”
 
  就这样,杨杰出发了。4天4夜,近4000公里,他往返西安武汉两次,为在武汉的陕西医护人员送去850公斤草莓。
 
  不仅仅是杨杰。
 
  有的人,兢兢业业,化身为城市“消毒师”,用粗糙的双手守护着城市的美丽容颜,他们是环卫工人;
 
  有的人,冲锋在前,穿梭在大街小巷,将一份份生活用品送到千家万户,他们是快递小哥;
 
  有的人,迎难而上,将防护物资,也将爱与温暖送到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的身边,他们是千千万万的志愿者……
 
  在这些病毒肆虐的日子里,有太多的人让我们柔肠百转,有太多的事让我们热泪盈眶。
 
  1月29日,开着“鄂M”车牌货车在高速公路上“流浪”多日的湖北司机肖红兵,在汉中境内受到了善待。泣不成声的肖红兵,不停地对汉中高速交警道谢:“这一路走来,你们对我是最关心的,给我吃的喝的,不撵我还给我找地方住……”
 
  这是疫情防控中弥足珍贵的“汉中式厚道”,这些让人感到温暖的细节,是陕西人民透出的人性之光。
 
  2月22日14时30分,一批30万毫升红细胞悬液从西安出发驰援湖北。这批红细胞悬液由全省11家血站采集并经过检测合格后提供,是继陕西首批驰援湖北临床供血后,第二批驰援湖北襄阳、十堰和荆门等3市的临床用血。
 
  秦楚相依,血脉相连,在一起,不放弃。
 
  急保供,陕西制造加足马力输送全国——
 
  陕汽重卡参与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并承担各类物资运输工作,日均9700辆运输车辆服务湖北抗疫一线;火车站、汽车站等密集场所急需体温检测设备,西安泰豪红外科技有限公司加班加点生产红外热像仪,优先为疫情较重地区供货……
 
  强攻关,陕西科技为战“疫”添动力——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教授、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彭年才带领团队,在最短时间里开发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设备和试剂。为帮助前方医护人员更方便地进行扎针等操作,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牵头组织,无偿捐赠47台价值565万元的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定向支援湖北……
 
  “八百里的秦川,是咱的家园。隔壁湖北武汉,也不算多远。谁还没点困难,互相照应着许多年。这一回,也不能坐视不管……”由西安音乐人程渤智作词作曲的《加油武汉》,唱出了陕西人的心声。
 
  希冀,春暖花已开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2月10日,7时30分,崔喆乾骑着电动车准时赶到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厂区。递交复工证明、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经过一系列程序,崔喆乾顺利进入厂区。他与3名工友组成防疫小组,对更衣室、洗手台、卫生间、办公室等进行消毒,之后开始调试机器、排查故障。
 
  从捏把汗到放心干,在陕西,越来越多的人像崔喆乾一样回到了工作岗位。
 
  保救援、保民生、保重点项目,陕西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在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比亚迪乘用车总装生产线、西安奥体中心及配套项目现场……已是一派忙碌景象。
 
  不仅仅在工厂。
 
  清水顺着渠道在田野里流淌,干渴的花椒芽菜苗喝了个饱,沉睡一冬的枝干伸展懒腰……2月16日,凤翔县柳林镇汉封村的群众抓紧春灌。看着苗子浇上了水,村党支部书记王永才开心地笑了。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迎着春天的脚步,三秦大地进入春耕时节。
 
  延安市安塞区,为了让果农今年能有个好收成,果业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给果农“一对一”进行春剪技术培训;平利县城关镇普济寺村的草莓园,莓香四溢,帮扶干部入园,帮助群众销售……初春的田野上,涌动的是春潮,播种的是希望。
 
  春暖花已开。
 
  2月22日,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恢复开放。沐浴着春日的暖阳,市民有的健身,有的放风筝,有的散步,还有的人用相机记录下眼前的点点滴滴。人们突然发现,最珍贵的是平安,是健康,是平淡生活中那些充满生机的人间烟火。
 
  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2月24日,陕西恢复正常交通秩序;解除村组、小区封闭;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恢复商场、超市、酒店、宾馆、餐饮等市场经营活动。同时,调整全省各县(市、区)疫情风险等级。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我们一定能迎来胜利!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经历了这次疫情,我们更加懂得珍惜,更加感恩生活。任何困难都压不倒我们,只要我们在一起。(文/特约撰稿 李蕊 孟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