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陕西大力发展“三个经济”

2020-01-19 15:05:51 来源:陕西日报
  推动“三个经济”发展 推进更高水平开放
 
  新增国际客货运航线26条,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144小时,开通国际第五航权客货运航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运增速位居全国十大机场首位,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2133列,增长70%……2019年,我省“三个经济”发展提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9年,我省有效推进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着力稳外贸稳外资,丝博会、农高会成果丰硕,精心组织参加进博会,进出口总额3515.6亿元,实际引进内外资分别增长10.4%和12.9%。
 
  积厚成势,继往开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三个经济”,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发挥第五航权功能,支持西安、咸阳共建临空经济示范区,支持榆林航空口岸开放和大宗能化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开展空铁、公铁、海铁联运试点示范,完善无水港、飞地港布局,推动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贸结合……
 
  枢纽经济
 
  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中心区位和枢纽地位突出,是陕西最大的优势。”省政协委员、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成国伟说,陕西要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加快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提升公路、铁路等营运能力,真正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月18日下午,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认真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结合自身行业实际,就如何更好地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记者 母家亮摄
 
  成国伟说,近年来,西安航空枢纽建设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本地公商务出行和传统旅游需求,航空枢纽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的需求、新的市场支持。2019年,东航积极支持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和中国最佳机场,持续增加西安市场投入,优化枢纽航线网络,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发挥了主基地航空公司的枢纽集散能力。
 
  成国伟建议,要让旅游业和民航业相互促进,充分发挥优势产业、优势资源在枢纽经济中的龙头作用、先导作用。旅游业应加强与主流航空公司合作,提升海外旅游宣传效果;通过财税扶持和业绩奖励等方式,扶持本地旅游机构做大做强;发展临空商业和服务业,支持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打造最佳中转机场,刺激增量市场需求,延长游客在西安停留的时间;鼓励和引导航空公司增加旅游航线市场供给,降低交通成本,引导客源流入。
 
  门户经济
 
  汇聚创新要素打造开放新高地
 
  随着“三个经济”的发展,陕西正汇集各方资源,全力推动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代表委员认为,大力发展“三个经济”,需要做强枢纽优势,强化门户功能,提升各类资源聚集辐射能力,带动新业态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创新要素、生产要素、资源要素在陕西充分涌流。省人大代表、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建议,完善西安国际港务区功能,加快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打造中欧班列(西安)全国集结中心。
 
  1月18日上午,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在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认真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记者 肖晓良摄
 
  今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仍然是我省的重点工作,在此过程中如何带动新业态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培育文化创意、数字娱乐、电子竞技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的新业态,不仅为更多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也激发了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潜能。”省人大代表、英雄互娱集团董事长应书岭对于电子竞技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深感振奋。他表示,近年来,在高科技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扩大了陕西发展电竞产业的优势,已经形成的电竞产业规模和比较优势,也会成为陕西未来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陕西的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不断汇聚。”应书岭建议,积极发挥西安和延安共同打造的“双安双塔”飞地经济双创产业园优势,为两地以及全省创新发展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更好助力陕西“三个经济”发展。
 
  流动经济
 
  为追赶超越发展注入活力
 
  “要素流动的过程,就是经济发展的过程。”省政协委员、延安市招商局局长徐志荣说,陕西科教实力雄厚、创新人才众多,国家能源接续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为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加速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追赶超越发展注入了活力。
 
  1月18日上午,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在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认真记录。 记者 肖晓良摄
 
  徐志荣说,一个地区要素集聚能力越强、要素流动越快,这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就越强、发展也就越快。陕西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更快捷更高效的流动经济基础条件,真正使各类资源要素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实现更大经济效益。要发挥陕西高校资源优势,融合高层次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推动陕西传统高端能化工业提质增效,提升先进制造产业研发能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让人才成为流动经济的智力资源。要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提升营商环境,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主动“走出去”,实施精准招商、务实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和数字经济,使内外区域资源共同发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 王帅 齐小英)
 
  流动的陕西暖起来
 
  “流动经济”释放发展新活力
 
  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日益增强,“三个经济”发展提速。其中,2019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2133列,较去年增长70%。
 
  “70%”正是我省做强枢纽优势,强化门户功能,促进各类要素充分流动的印证。
 
  紧抓“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我省依托区位、资源、科教、人才等优势,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在全省加速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以来,线路从最初只有1条增加到常态化开行13条,开行频次从平均每周1列发展到现在的每天开行5至6列。货品遍布“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中亚及欧洲地区主要货源地全覆盖。
 
  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货源在西安港集散分拨。如今,西安港正在成为全国重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散中心。
 
  2019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全年运送货物总重是2018年全年的1.5倍,达到180.2万吨。然而,要真正实现物畅其流,要增“流量”,更要提“流速”。
 
  “2020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通公共班列。相信在未来,我们的产品将会以更高的运输效率送达客户手中。”西安中晶伟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冉泽表示。
 
  伴随物流的集聚和散发,经济活力也在加速提升。陕西正通过各种资源要素的重组与整合,助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
 
  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加速聚集,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等全国前十强龙头电商,安博、招商局、华润、中冶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落户……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加速形成万亿级的商贸物流大产业集群。
 
  人才流动也给我省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活力。
 
  “西安拥有众多高等院校,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科大讯飞丝路总部总经理付明磊表示,公司正面向西安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医疗、教育、司法等领域的研发与服务,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发展。
 
  “内留外引”招贤纳才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仅西安,2018年全年共引进培养高端科研人才、稀缺管理人才等各类人才38.6万人。
 
  今天的陕西,正大力推动要素合理流动,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集聚,创造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9年1月至11月,全省进出口额3215.1亿元,其中进口额1486.4亿元,同比增长15.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442.3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量的13.8%,同比增长22.5%。国际航线通达全球36个国家,形成了客运覆盖日韩东南亚,通达欧美澳,货运不断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延伸的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我省将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加快西安、宝鸡、延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开展空铁、公铁、海铁联运试点示范,完善无水港、飞地港布局,推动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贸结合,加快建设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分拨中心、跨境电商国际合作中心、加工贸易转移承接中心,抓好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走出去”项目和园区建设,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建设“海外仓”和陕西商品展示中心,加大创新人才和团队引进力度。
 
  陕西正着力激发内联外畅新活力,筑起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取得新进展,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蓄势添能。(记者 赵杨博)
 
  专家读报告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特邀专家】省政协委员、西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任保平
 
  【原文】抓好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走出去”项目和园区建设,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建设“海外仓”和陕西商品展示中心。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作为2020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显示了政府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持续深化对外开放机制,加大对外开放交流,发展外向型经济,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为更多企业拓展海外发展新空间,努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做好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陕西优势产业品牌在产业结构优化和规模扩张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打造一批“陕西制造”品牌,让更多“陕货”走出去。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迈进。
 
  (记者 刘曌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