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走闽宁镇

2021-04-16 15:18:52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2021年的春天在闽宁镇街头的树枝上发芽,灿烂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原野。
 
  这是大西北最有魅力的早晨,云彩薄得像一层轻纱,美得像一幅风景画。扑入眼帘的是新绿、嫩绿、鲜绿、翠绿,绿成心中的憧憬和遐想。略显嫩寒的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清香,温柔着人们的视线。
 
  站在这方富有传奇色彩的热土上,时间努力地向前奔跑,在奔跑中丰盈着收获;而记忆却缓缓地向后延展,在延展中演绎着精彩的故事。
 
  闽宁村,连着总书记的心
 
  2021年开年,一部扶贫剧《山海情》掀起热潮,很多没有感受过贫穷的年轻人也一边追剧,一边落泪。通过再现历史,曾经的贫穷苦难,跨越山海的协作扶贫,再一次撼动人心。
 
  史称“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千山万壑,干旱荒凉。这里分布着宁夏中南部山区的8个国家级贫困县,曾被联合国专家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漫天风沙,将沟壑般的皱纹刻在人们脸上,也将世代贫苦的记忆埋进他们的心底。
 
  六盘山高,闽江水长。根据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决策部署,早在1996年5月,福建、宁夏就跨越3000公里山海之隔“千里结亲”。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风尘仆仆地来到西海固进行了6天的考察,调研扶贫协作方案,以“福建所能”补“宁夏所需”。在这里,贫穷,还是让他深受震撼:在一户人家,真正体会什么叫“家徒四壁”,唯一的“财产”是挂在房梁上的一团发菜。他说:“穷地方我见过也住过,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好多年了,仍有那么穷、那么苦的地方,我心里受到了很大冲击。”那时,他已经在东南省份任职多年,东西部发展的悬殊引发了他的深刻思考。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就在那一次,习近平提出了吊庄移民的设想,并亲自为新村命名——闽宁。
 
  何为“国之大者”?将脱贫攻坚事业放在更宏阔、更长远的坐标上,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放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打大算盘、算大账。易地扶贫搬迁和东西部扶贫协作,这是空间大布局上的纵横调度。
 
  西海固紧邻六盘山,那是红军长征跨过的最后一座高山。前方,就是他熟悉的陕北。如何有效调动中国的东西部,跨区域协作脱贫,是一件改写历史的鸿篇布局。在调研西吉移民吊庄搬迁的玉泉营一带时,习近平提出了建设闽宁村的设想,还定了选址和村名。1997年7月,“闽宁村”在一片戈壁上破土动工,他断言:“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
 
  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十分感慨:“现在,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2016年7月,当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回到闽宁镇,他专程让车绕着镇子转了一圈,仔仔细细把那里看了个遍。7月19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他感触很深:“先富帮后富,还是要共同富裕。我当时在福建,我那个时候是,当时就成立了一个闽宁协作领导小组,我是组长,来抓这个事情。但是那个时候,东部地区拿很多钱来搞这个也不可能,但是当时也是上千万,做了这个闽宁村。这个是一个很有效的措施,接下来呢我们还要做,全国还要把这个移民工程搞好,这是扶贫的一个必要手段——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这个只有谁能做呢?只有共产党能够做,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做。”“组织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而且大规模长时间开展这项工作,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这就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2016年7月20日,在宁夏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东部地区要下更大气力帮助西部地区打好脱贫攻坚战。在西海固,福建引入闽宁村的成功经验,先后帮扶建设了110个闽宁协作示范村。
 
  按照习近平推动建立的“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扶贫协作机制,一批批福建援宁干部、工作队和闽商在西海固扎根奉献,数万宁夏贫困群众在福建稳定就业,开创了对口协作、实现共同发展的成功范例。
 
  闽宁镇如何实现华丽嬗变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就有对小康的憧憬。然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疾病、战乱、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历史上的“盛世”,人们也从未远离贫困。偏居大西北的西海固地区,贫困人口不仅贫困程度较深,自身发展能力较弱,而且他们分散在交通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脱贫成本之高、难度之大、见效之慢,超过以往。
 
  当时的闽宁村有多穷?
 
  电视剧《山海情》中,兄弟两个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办事或者干活谁穿,待在家里的只能窝居土炕,羞于见人。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流传在当地的民谚是这样的:“天上没飞鸟,地下不长草。十里无人烟,风吹沙粒跑”。“天旱干枯水断流,麻雀渴得喝柴油。”
 
  用诗人的语言来描述:贫穷/曾是大山深处/一双望眼欲穿的泪眼/曾是农家土院里/一筐卖不上价的洋芋疙瘩/曾是破败窑洞前/一根叮当作响的挑水扁担……
 
  要说环境,一场沙暴,除了怀里抱的锅、压在身下的铺,啥都刮跑了。
 
  也许,来自权威部门的数字更有说服力: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人均国民收入340多元,宁夏是230多元,西海固人均国民收入不足百元。
 
  谢兴昌是搬迁到闽宁村的第一批移民。24年前,他和乡亲们生活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是西海固的核心区域。那里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常年干旱缺水。
 
  转机出现在1999年春天,在福建援助资金支持下,闽宁村在干沙滩上破土动工,首批8000多移民搬了过来。在村民的叙述中,有个细节特别感人:当荒草和败叶都被集中起来,篝火点燃的时候,那片岁月,每一缕空气都有随手可以抚摸的温暖。为了过上好日子,大家铆足了劲儿一起兴修水利,整理土地,引黄河水入滩。福建还派来技术专家带领乡亲们建大棚,种菌菇发展生产,硬是在干沙滩上建起了新家园。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完成非凡之事,必有非凡之精神,非凡之行动。
 
  让我们记住这些平凡而了不起的名字:
 
  林月婵,福建省闽宁办原常务副主任,先后40多次到宁夏或协调工作,或检查督战,或送政策送温暖,是名副其实的“闽宁使者”;
 
  陈星,福建援宁工作队队长,固原市原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两年跑遍了宁夏9个贫困县区62个乡镇,用汗水浇灌着闽宁协作的精神,用脚步丈量着从贫困到富裕的道路;
 
  林戎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悉心传授种植技术,让种植户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
 
  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菌草之父”林占熺,将福建的菌草种在了宁夏大地上。“只要我还有能力,就一定要为这里的发展尽一份力!”菌草技术是林占熺1986年发明的,用草代替木头养菇,解决了“菌林矛盾”的世界难题。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关于赴宁夏开展小流域生态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情况汇报》上作出批示,在批示精神的鼓舞下,林占熺带领团队来到宁夏,发展利用菌草技术栽培食用菌,种植户年均增收8000元,共有1.7万农户彻底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数万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菌草技术中,作为培养料的巨菌草一年种植可连续收割至少20年,用它作为培养料代替木材,可栽培香菇、灵芝等49种食用菌、药用菌。之后,菌草技术被推广到全国31个省份500多个县区,成千上万的农民因此而受益。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再远一点,就会发现:这项成功造福中国老百姓的种植技术在习近平的推介下,2000年又远渡重洋来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2018年11月6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首府戈罗卡,一场仪式正在举行。他们欢迎的是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教授,之所以受到这样高的礼遇,是因为他带领的中国专家团队,为当地带来了一项造福巴新农民的菌草种植技术。而这项技术的广泛推广,得益于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关注和支持。这个用菌草种蘑菇的技术和我们东高地农民是最相配的,令人感到奇妙的是,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反复收割,你可以每天收割蘑菇,赚钱也快,它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菌草种植示范成功后,巴新政府在东高地省卢法区菌草基地召开了验收庆祝大会,巴新总督、副总理和8位部长等近6000人参加了大会。在这个小小的示范点,曾先后八次召开验收庆祝大会,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五星红旗。2018年11月14日,在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信使邮报》《国民报》发表题为《让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关系扬帆再启航》的署名文章。在文章中,他这样写道:18年前,我担任中国福建省省长期间,曾推动实施福建省援助巴新东高地省菌草、旱稻种植技术示范项目。我高兴地得知,这一项目持续运作至今,发挥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中国同巴新关系发展的一段佳话。如今,菌草技术已传播至全球106个国家,并在包括太平洋岛国巴新、斐济在内的全球13个国家建立了菌草工程示范培训和产业发展基地,这是一份来自中国、面向世界的深情厚谊。
 
  凿井当汲泉,张帆当济川。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脚下这方热土时,我们惊喜地发现:在闽宁两省(区)的协作推动下,福建商人曾仲明投资3800万元种植食用菌,让贫困户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赚钱;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著名专家苏兴奋,将平生所学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帮扶县区的医务人员,为当地百姓解除病痛。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的马文祥和村里人在追热播剧《山海情》,看到剧中第一个参与双孢菇种植、向福建专家学技术的马得宝,他心生亲切——这不就是当年的自己吗?“看到白花花的蘑菇种出来,确实激动,和电视剧里一模一样。”63岁的马文祥说,听到剧中并不标准的西海固方言他们会笑,笑着笑着有人就落泪了。这年,马文祥作为第一批吊庄移民,一家十口人从大山深处搬迁到闽宁村。得益于“与时俱进”,生活状况逐年改善,早就过上了好日子。
 
  马稳红是隆德县观庄乡前庄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她和乡亲们搬出大山,住进村里新建的移民安置点。如今,她和不少贫困户一样,在家门口的闽宁扶贫车间上了班:“自己可以挣一点零花钱,也可以带自己的小孩儿,还可以照顾家里面的老人,挣钱顾家两不误。”
 
  贫困就像风,风是有力量的,弱者总是被风吹倒,而强者则迎风而上,把风甩在身后,这需要的不仅是力量,更是信念和决心。在闽宁扶贫协作创建的首个残障人士托养创业中心,隆德县神林乡辛平村村民辛宝同和几个年轻人成立了电商合作社,援宁干部帮着跑市场、谈订单、打品牌,运营第一年,他们靠卖西海固土特产,营业收入就超过2000万元。辛宝同高兴地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在想我们几个残疾人一块儿,能够把我们自己养活住,我就觉得已经很好了。但是真的没想到,在闽宁协作的帮助下,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全县的2000多残疾人分红受益。有时候感觉自己挺自豪的”。
 
  不管时光过去多久,那些日子都站在记忆中。
 
  110国道旁的一座大牌楼下,阳光铺洒过来,“闽宁镇”三个大字熠熠生辉。从2001年12月闽宁镇正式成立起,这里陆续接纳了来自西海固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6.6万余名移民。24年里,福建省先后选派11批183名援宁挂职干部,派遣科技、教育、医疗等专业技术人员2000多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3.69亿元,支持建设闽宁镇和110个闽宁示范村,近60万贫困群众从中受益。
 
  不经意间,曾经灰头土脸围着锅台转的农家妇女已经穿上高跟鞋戴上了金耳环;
 
  曾经的天价彩礼也一改旧时习俗转而成为勤俭节约的嫁娶风尚。
 
  “以前是别人帮我脱贫,现在是我帮别人致富。”精准扶贫的福音,让脱贫攻坚的政策“好钢真正用在了刀刃上”。
 
  截至2020年,闽宁镇基本形成以酿酒葡萄、设施园艺、肉牛养殖为主的产业格局,特色农产品消费扶贫额达6.8亿元。随便到哪个村里走一走,只见青山绿树,红瓦白墙,葡萄枸杞阡陌纵横,牛羊养殖设备先进。如今,这个从最初8000人发展起来的移民示范镇,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00元跃升到2020年的1.5万元;6个行政村全部脱贫出列,累计脱贫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633户7046人;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0万元。
 
  它真的变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预言的“金沙滩”!
 
  看看这堪称奇迹的创举吧——在5年内完成近1000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这在中国的扶贫史上是空前未有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未有的!
 
  闽宁村的示范效应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从哪里开始”。近几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闽宁地区的发展,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先后9次到闽宁镇现场办公,提出要把闽宁镇打造成“东西合作扶贫的样板、生态移民的样板、美丽乡村的样板、农村改革的样板”。
 
  闽宁镇主动融入自治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总体发展规划,按照与银川市“三个同步推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路,高标准、高质量修编完善了《闽宁镇总体规划》《闽宁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辖区6个行政村的富民产业发展规划和园艺、木兰、玉海、武河4个村的美丽村庄建设规划,做到了新老镇区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提升,为闽宁镇科学发展、追赶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闽宁镇呈现出“种植业扩规增效,肉牛养殖出户入园,工业园区稳步发展,劳务输出效果显著,旅游产业势头强劲”的兴旺局面。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闽宁镇看望移民群众,高兴地说:“看到你们开始过上好日子,脸上洋溢着幸福,我感到很欣慰,祝愿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并作出了“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的重要指示。
 
  在闽宁协作的示范带动下,宁夏涌现出了110多个闽宁协作示范村、20多个闽宁协作移民新村、320个易地搬迁安置区、累计易地搬迁100多万人。“闽宁示范村”建设写入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并在全国推广。“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贫穷有多沉重,奇迹就有多震撼。只有理解了跨越苦难辉煌的历史,才能真正理解这片土地摆脱贫困的意义,真正理解“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惊蛰刚过,春意渐浓。放眼望去,那星星般闪动的一点点红、一点点黄、一点点粉、一点点紫,全都惊喜着我们的目光!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无论是慢慢舒展的,还是缓缓流淌的;也无论是悄无声息的,还是莺莺絮语的,只要季节把春的帷幕拉开,它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神奇的活力。
 
  春走闽宁镇,扑入眼帘的是充满希望的绿色。在我们心中,绿了的不只是田野、林杪和环境,更有鲜活的梦想、蓬勃的渴望、露水般晶莹的眼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