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美食

2020-08-28 11:38:21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前几天晚上,成立25年的“野孩子”乐队唱起了《黄河谣》,在《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的舞台上,这五个西北男人,路走兰州,越过白银,此一去前路遥遥,唱哭了周迅,也唱哭了现场和屏幕前的大多数人。
 
  有人说,即便家乡不是西北,也听到了浓浓的乡愁和内心无尽的呼唤。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而实际上,大西北的粗犷和豪迈,驯服和热情,从一别两茫茫的大漠风沙,到炖煮或烤制羊肉时,咕咚咕咚冒出的水汽,都让人向往。
 
  对的,没有比大西北人民更会吃羊的。
 
  茫茫大漠之上,把鹅卵石加热炙烤,而后塞进装满羊肉的羊肚里,扎紧,自制成一个天然的高压锅。
 
  这一幕用羊肚来煲煮羊肉的场景,也是西北甘肃的独有。
 
  和羊肉等诸多西北美食比起来,全国人民熟知的兰州拉面,不过是“伪西北美食”,要知道,遍布大街小巷的兰州拉面,90%还是隔壁青海人开的。
 
  这些关于甘肃美食的片段,都记录在《风味原产地》第三季里。这是风味原产地系列的第三季,导演将镜头对准了甘肃。于是,这部被国内外网友们笑称为“Food Porn”的纪录片,带着对肉的敬仰和主食的崇拜,走进了这片苍茫而又诗意的西北大漠。
 
  去甘肃,大口吃肉才过瘾
 
  东西横跨五六个省,这么长的甘肃省内文化存在不少差异。
 
  远在西边的敦煌、莫高窟总有些异域风情,而东边的城市生活习惯与语言习惯更接近关中一带。更别说甘肃还是一个包含多个民族的省份。
 
  让甘肃人民达成一致的,唯有对羊肉的喜爱。
 
  提到西北的羊,大家总会想到新疆的羊肉串串,也会馋上宁夏滩上的小肥羊,夹在新疆与宁夏中间的甘肃,也是吃羊的行家。
 
  最馋人的羊是烧烤架上的羊。
 
  嘉峪关的一家烧烤店里,老板正在紧锣密鼓地,为今晚的烧烤盛宴做最后的准备。与熬制猪油一样,选取羊身上的大片肥肉,小火慢熬,油在高温下渗透出来。加上香料,除去羊油里的膻味,等它冷却,结成莹白的羊脂,这是夏夜羊肉串的秘密武器。
 
  烤串的时候把羊油倒进特制的铁桶里加热化开,直至沸腾,羊油的香味在空气中散开。短暂预烤过的肉串放进盛了羊油的铁桶里,过一遍热油,可以迅速锁住羊肉的汁水。重新回到烤架上炙烤,即使表皮微焦,焦皮下的羊肉也依旧鲜嫩。
 
  骨髓、腰子、羊皮、羊排,烧烤的羊肉细分至二十多个部位。深夜里的甘肃羊肉,在减肥者眼里绝对也是满足大于“罪恶”。
 
  吃羊,除了烤串,大多数地区会选择高压锅炖煮煲汤。
 
  而在甘肃西南,近四千米的夏季牧场上,水的沸点不足80度。藏民想要吃上炖煮的羊肉,可要花费些巧思。
 
  因地制宜,羊肚是煲羊肉最佳的天然高压锅。问题是,怎么给这只高压锅生火?把鹅卵石加热炙烤,石头持续但缓慢地吸收热量,温度一点一点上升,一个小时左右,鹅卵石的表面温度高到可以煎蛋。把石头夹起塞进装满肉的羊肚里,适时添加石块,扎紧羊肚。羊肚密不透风,石块在羊肚里热度可上升接近200度,加热后的羊肚内气压慢慢升高,即刻变成一只天然的高压锅。贴着石头的肉皮被烫的焦黄,肉又在羊肚高压锅内煮的软烂,味道浓郁又鲜美。
 
  在甘肃,不同地区的羊还可以吃出不同花样。
 
  拥有“⻩金肥瘦比”的东乡羊,简简单单清水煮熟,蘸上佐料便是风味十足;西南的藏羊,生长缓慢,肉质紧密,利用天然的羊肚高压烹煮,更是保存了羊肉的原汁原味;甘肃的羊肉,大刀阔斧的料理便鲜美无比,而边角料的羊下水,羊杂碎,经过甘肃人的巧思,端上餐桌,又是一道让人移不开筷子的美食。
 
  张掖铁板煎血肠,外焦里嫩;灌进大肠做成的临夏筏子,粗犷朴实;或者加上绵密的面肠,相得益彰;羊脂裹上羊肝,油水互相渗透,风味互相结合……这是重口味的煎血肠。
 
  甘肃人把羊吃出了学问。要想知道羊肉风味最正宗的吃法,还是免不了要到大西北走一遭。
 
  甘肃的美食清单,跟它的形状一样长
 
  第三季的《风味原产地》一下子从南方跃到大西北,多少让人有些疑惑。中国美食之都还有那么多,为什么这次选择了甘肃?
 
  假如你对甘肃美食有多一点了解,你的疑惑或许能得到解答。
 
  甘肃横跨16个经度,纵跨10个纬度,从兰州去北京的路程,相当于去一趟敦煌。仅甘肃境内,就包含了四种气候类型,三种地形。西北萧瑟肃杀,陇南温润如玉。不仅地理跨度大,也聚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甘肃有多长,它的美食清单就有多长。
 
  兰州的牛肉面
 
  提到兰州,牛肉面是绝对绕不过去的美食。
 
  兰州的牛肉面,比流经兰州的黄河还要长;兰州人“磕牛大”的队伍,从早晨就开始排队。
 
  一块块面团在师父的手中伸展,变幻出各种粗细圆扁。
 
  “下个三细,辣子多些!”
 
  “细的,多煮一会。”
 
  “薄宽,萝卜多些。”
 
  食客们熟络的点菜,老板在一声声漫不经心的答应中熟记个人的喜好。
 
  “辣子多些,再多些!”
 
  一碗优秀的牛大汤清味儿浓,哧溜哧溜吸完面条,还是忍不住嘬一口汤,再叹一句“香”!
 
  相比于牛大,臊子面料多汤稠,臊子面的面汤还可以泡馍;肥肠面也是兰州人面食菜单上必不可少的一碗,还有数不完的炒面凉面拌面……
 
  敦煌的胡杨焖饼
 
  敦煌浓墨重彩,不仅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精美绝伦的壁画和鬼斧神工的石窟也让人叹为观止,它最接地气的美食却是胡杨焖饼。
 
  据说焖饼子是敦煌老丈人接待女婿最好的菜,如果你被敦煌女朋友带回家,并且吃到了焖饼子,你俩的事就成了90%。
 
  摊开的面皮盖在煮好的羊排上,在沸腾的锅中吸收羊排的汤汁,饼皮劲道,又带着羊肉的香,比羊肉本身更让人难忘。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既然来了敦煌,驴肉黄面也不得不试。
 
  细长的黄面浇上特制的浇头,配上一盘切片驴肉,迎接远道而来的朋友。这是敦煌美食的最高礼遇。
 
  夏季来到敦煌,不得不试一下当地招牌饮料,杏皮水。敦煌杏皮水用当地的李广杏为原料,用杏皮熬制而成。冰镇后口感酸甜、解渴,天气热的夏天,有它能解决一切!
 
  酒泉的糊锅
 
  酒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应该就算“糊锅”了。架一口大锅,鸡汤作底,把鸡肉煮烂,加上酒泉特有的、蚕豆粉制成的粉块、粉条,以及鸡丝、肉片、自制面筋,再把炸好的大麻花掰成麻花瓣,全部放入鸡汤中,搅拌至稀稠适中。
 
  远在他乡求学或者工作的酒泉人,回到家乡的第一顿早点必定是去吃糊锅;一碗简单的糊锅,便是酒泉人心中家的味道。
 
  酒泉让人心醉的传统美食,还有合汁。合汁,是酒泉制作独特的混合型粉汤。以羊肉汤为主,加入猪肉汤和鸡肉汤,混合配制而成。再加入蚕豆粉丝和猪肉、羊肉薄片,肉片肥瘦咸宜。
 
  张掖的臊面和牛肉小饭
 
  张掖,一个与名字一样美的地方,它的色彩与壮美,用再好的语言来描绘都显得单调。
 
  臊面,张掖人最爱的面食之一,与张掖一样特别。出了张掖你便尝不到这么好吃的臊面了。
 
  在张掖,开启一天美好生活的时刻,就是坐在小店里吃臊面的那一刻。
 
  张掖的臊面比其他地区的臊面更稠,黏糊糊的,搭配上包子,便是一顿丰富的早餐。
 
  每个在张掖吃过臊子面的人,都会为它的独特美味上瘾。
 
  张掖小吃经营中的众多主角中,牛肉小饭必不可少。张掖小饭,顾名思义面团、肉片、豆腐、菜丁,都切成小块,小饭所用辅料为当地产红豆(即云豆),粉皮和牛肉。刚出炉的小饭热气腾腾,汤中的面料粒颗颗分明,满满一大口,各种食材的美味争相迸发,无法拒绝。
 
  武威的“三套车”
 
  武威的三套车,不是俄罗斯的三套车,它是由凉州饧面、卤肘子肉、冰糖红枣茯茶组成的固定美食搭配,在西北闻名遐迩。
 
  三套车是武威人的标配套餐,三套车在武威人心中,是铁三角一般的搭配,不可拆解。
 
  三套车,从北到南,从西往东,你可以领略到边塞的肃杀与庄重,吃一份黄面再上丝路;也能观赏到陇南的秀丽多彩,来一碗酸爽的浆水面;金昌的暖锅子,白银的羊羔与腊肉,定西的洋芋糊糊面,高原上的甜胚子,庆阳人的饸饹面……
 
  总之一句话,甘肃有多长,它的美食就有多长,它的风味绝对比你想象中的要丰富。
 
  粗犷的大西北,也有细腻的甜
 
  西北,大口吃肉,大碗吃面。但是你很难想到,西北的美食,也有很细腻的一面。豪迈的甘肃人,在繁琐面前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耐心。
 
  七月,陇西高原上,盛放着一片如火如荼的百合花。这一朵朵娇艳的百合,正被“无情”地摘下。放眼望去一片橙红色的百合花地,一下子就只剩光秃秃的杆了。
 
  这是孙青春家的花地,摘花,是为了给花茎下,还在生长的根保留养分,酝酿一份甜蜜的美食。
 
  兰州的百合大都种植在海拔2200米左右的山区,这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在长年累月的经验中,人们摸索出了百合的生长规律。
 
  除了摘花,为了汲取更多的养分,百合田里的百合还需要几番轮种,才能积淀下更多的糖分。
 
  种植三年后,要把百合从田里刨出来,重新植入到另一片沃土,静静等候又一个漫长的三年,甚至更久。
 
  这么繁复的劳作,等上不下七个寒暑,只为入口那一片白色瓣叶的甜而不涩。漫长的生长期与农民的精心培育,兰州产出了世界范围内唯一的甜百合。百合在距离甘肃的遥远东南方,最常用来煲糖水做甜品,甜品中百合的数量也不多,它几乎不以主角的地位登上人们的餐桌。
 
  在甘肃兰州,凭借着主场优势,百合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兰州的百合,清甜至可以生吃。摘下薄薄的一瓣入口嚼,几乎不留渣,口感如马蹄一般爽脆,又有百合的清香。
 
  或者来点更狂野的吃法。滚烫的炉火,炙热的烤箱,直接把百合洗净放进去,接下来只需要等候。等上40分钟,娇嫩的百合脱水,留下微焦的表皮,一瓣一瓣拨开,入口细腻绵滑。保留着清甜的百合,在炙烤中又多了几分原始的粗鲁,保守中带着原始的叛逆。
 
  孙青春给小孙女做的零食。
 
  不过孙青春家吃百合,还是以清炒为主,过水后的百合炒上虾仁,或者西芹,一道令人难忘的家常美味便出锅了。
 
  百合除了炖甜品,清炒,碾成泥做成甜羹也十分美味。而一开始就被摘下的花,焯水后小炒,也自成一道风味。
 
  兰州的百合清甜味淡,吃法多样却都不需要很繁复的加工,即使在美食中展现了温柔的一面,还是盖不住西北凛冽的潇洒气质。
 
  甘肃在中国的美食版图上占比不重,没有东部和南部地区食材那么富饶,但是经验源于生活,人们能也发掘出粗犷的食材中最吸引人的原始风味。
 
  这也是甘肃美食最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风味原产地·甘肃》的制片人李洁告诉我们,在甘肃,即使看上去很单一的谷物,也能玩出各种花样。而这些风物一旦离开了甘肃,也会变得难以驯服。
 
  想来,“驯服”这两个字,应就是甘肃美食的精髓了吧。(文/城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