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一月

2020-03-12 11:28:14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陕西
 
  建成万余所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
 
  陕西省近年来不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目前已建成各级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1万余所,培训约2万余名养老护理员,每千名老人床位拥有率达到31.9张。未来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设施改造、县级敬老院升级、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等工作,让各层面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完善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674.7万,占人口总数的17.46%。老龄人口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690万。围绕破解城市养老“一床难求”等突出问题,有效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将全省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全部纳入临时救助、医疗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
 
  甘肃
 
  两年减少34.91万因病致贫返贫人口
 
  甘肃省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已由2017年12月底的66.7万减少到目前的31.79万,两年减少34.91万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去年以来,甘肃省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短板弱项,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冲刺清零行动,75个贫困县应建的14080个卫生室、1158个卫生院和75家县级医疗机构均达到分类建设标准。据介绍,在冲刺清零阶段,甘肃省完成了1801个行政村卫生室分类建设,1154个行政村合格村医配备,247个乡镇卫生院科室设置。全省基本消除了基本医疗有保障的乡村两级“空白点”。甘肃明确了25种大病专项救治病种目录和定点医疗机构,建立慢性病防、治、管、教“四位一体”的防治机制,构建医防融合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大病和慢病救治管理率达到99.8%以上。
 
  宁夏
 
  药品实现大数据“智慧监管”
 
  宁夏药品“智慧监管”平台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自治区的药品监管进入全面探索大数据智慧监管的应用阶段。宁夏积极推动“互联网+药品监管”的发展,以自治区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子政务外网为依托,自治区药监局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打造智慧型综合业务平台。平台将面向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械化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全环节、全流程”服务,推动宁夏健康产业发展。宁夏还将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对自治区的相关药监人员进行实操培训,加快药品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建设,实现监管方式由粗放型向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青海
 
  新增7处国家湿地公园
 
  近日经国家林草局验收批复,青海省提请验收的互助南门峡、都兰阿拉克湖、德令哈尕海、玛多冬格措纳湖、祁连黑河源、乌兰都兰湖、玉树巴塘河7处国家湿地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至此,青海省获得验收批复的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已达10个。自2014年对互助南门峡等7处湿地公园立项审批试点以来,青海省通过加强湿地公园基础建设、实施退化湿地恢复、开展科普宣教、科研监测等工作,有效提升了区域性湿地保护能力,在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成效显著,在全省湿地保护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通过5年试点期建设,青海各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鸟类及各类水生动物数量显著增加,退化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新疆
 
  为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障“加码”
 
  新疆是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重要的经济林果种植区,但长期以来,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风险偏高、保障较低等制约因素。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信贷和保险产品,新疆为棉花、林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保“价”护航。据了解,新疆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研发了“棉农保”等新产品和棉花“保险+期货+银行”等新模式。在多个县市开展棉花“价格保险+期货”试点,上线了番茄冻灾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创新保险产品,以满足菜农农资、风险保障等一揽子金融需求。据统计,今年以来,新疆农业保险承保的农作物达到6400万亩,同比增长17.86%,提供的农业生产风险保障达到923.18亿元,同比增长24.51%,赔款金额达到42.26亿元,同比增长44.07%。
 
  重庆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件
 
  截至2019年11月,重庆市申请专利59856件,发明专利申请18075件,占30.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42件,同比增长17.34%;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49.37万件,中国驰名商标总量达到159件,地理标志总量达到252件,有效注册商标、驰名商标、地理标志总量位居西部第二。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运用效益持续提升,得力于重庆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一揽子扎实举措。通过放管服改革,知识产权申请注册更加便利。截至2019年11月,全市贯标达标企业累计达到400余家,较2018年同期增长3倍。全年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0家,累计分别达到25家、255家。
 
  四川
 
  累计外送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
 
  最新结算数据表明,四川水电全口径外送电量在11月底累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达到10093亿千瓦时,相当于10个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同时,四川电网跨省最大外送能力超过3000万千瓦,全国第一。据测算,自1998年四川电网开始向省外送电起,22年来四川外送的清洁电能相当于为华东、华中地区累计减少电煤消耗约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0亿吨、二氧化硫约800万吨、氮氧化物约150万吨。这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取得了丰硕成果,四川清洁能源实现了在全国优化配置。据介绍,三条新建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部投运后,总共将为四川电网再添2400万千瓦外送能力,将极大缓解四川富余水电“弃水”问题,届时四川省年外送电量将达约2500亿千瓦时。
 
  贵州
 
  完成188万人最大规模“脱贫迁徙”
 
  随着188万人挪出“穷窝”走进新生活,贵州成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如此大规模的“脱贫迁徙”,已超过三峡工程移民总数。2015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集中安置、不让群众因搬迁负债、安置小区完善配套……一揽子工作措施,让“搬得出”提前一年实现。当前,贵州围绕“稳得住、能致富”,全面转入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就业、就学、就医、社区治理等同步发力。其中,稳定就业是稳住人心的关键。据统计,通过就地就业、外出务工和公益性岗位托底等方式,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累计就业65.55万人,户均就业1.62人。
 
  云南
 
  数字化让方志资源“活起来”
 
  为最大限度让方志资源“活起来”,云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于2019年下半年启动了一批方志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这些项目以数字化为手段,生产出短视频、动漫、网络文章、出版物等产品,让人民群众更加轻松便捷地读志、用志、传志。项目包括拍摄50集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制作10集云南历代历史名人动漫等。同时,开通云南地方志“抖音”“今日头条”推广账号,整合发布与地方志内容相关的图文、视频等内容。此外,云南将建设方志大数据中心,构建“数字化加工与采集”“数字资源管理”两大核心系统,打造“方志业务管理”“方志公众服务”“方志资政服务”“地情空间信息服务”四个应用平台。
 
  西藏
 
  人均期望寿命超70岁
 
  据了解,西藏全区人均期望寿命已从民主改革前的35.5岁提高到70.6岁,全区总人口从民主改革前的不足120万人,增加到343万人。人均期望寿命是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三大核心指标之一,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整体健康水平,其增长依赖于社会的全面进步。2016年至今,西藏全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人口从63394人下降到目前的7005人。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自治区目前已在10个县、96个乡镇卫生院开展了巡回诊疗试点工作,县域综合医改工作稳步推进。西藏全区共建立了82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鼠疫、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内蒙古
 
  草原进京实现“高铁化”
 
  随着G2410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呼和浩特东站缓缓驶出,张呼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标志着内蒙古首条进京高铁顺利开通,呼和浩特至北京最快2小时9分钟即可到达。张呼高铁与同日开通的京张高铁连接,形成北京至呼和浩特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张呼高铁线路全长287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其中乌兰察布至呼和浩特段已于2017年8月开通。由张呼高铁和京张高铁共同组成的内蒙古首条进京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北京至兰州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的开通将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加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京津冀地区的联系,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西
 
  开启职称电子证书管理模式
 
  2019年12月30日,广西社会科学院的柯丽菲通过“广西人社”APP成功地查询到自己的高级职称电子证书。这是广西颁发的首张职称电子证书,标志着广西开启职称电子证书的管理新模式。据介绍,广西职称电子证书高、中、初级证书采用统一的样式,纳入统一管理,可实现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用人单位可通过“广西人社”APP、广西“数字人社”网上服务大厅等途径进行证书的验证。从2019年开始,广西全面推行职称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评审、网上审验、网上发证、网上重新确认及遗失补办等业务,同时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减少公需科目、职称证书等材料提供,职称申报实现了“零跑腿”办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