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西部大开发杂志社官网

非遗:陕北剪纸剪出了文化的传承

发布时间:2018-10-30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人气:
   

  陕北剪纸:剪出了文化的传承

  记第十三届陕西省人大代表、延川剪纸代表人刘洁琼


  延川剪纸,粗犷、质朴、大气磅礴,保留了陕北地区古老的图腾文化、艺术形态。据介绍,延川剪纸兴起距今已一千四百多年,是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以妇女为主体的民间艺术,缘起于祈福驱祸的民间风俗,与民族图腾文化、生殖崇拜息息相关……堪称北方农耕社会生活的缩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观园。但延川剪纸起源早发掘晚,一直埋没于民间,时至一九八五年才得以渐次发展兴盛……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延川剪纸达到鼎盛,走向成熟。

  数年来,高凤莲、刘洁琼、樊蓉蓉一家三代多年的剪纸研究、教学,把农家院的剪纸推向了高雅的艺术殿堂,使延川剪纸在国内外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三人曾多次受邀到深圳、香港、北京等地讲学,并在各大高校开展中国民间剪纸专题讲座。还多次出访德国、瑞士、新西兰等国家,传播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开辟出了一条最具生产性的艺术道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以传承、保护并发展,达到活态的、自觉的、积极的保护目的。

  作为延川剪纸的代表人之一的刘洁琼是剪纸艺术大师高凤莲之女。幼时受母亲剪纸艺术熏陶,自1996年起开始研习剪纸、布堆画,其剪纸传承了母亲高凤莲的艺术风格,其作品既有母亲高凤莲粗犷质朴、气势磅礴的艺术气质,又融入其个人情感的自由表现,以传统文化符号为载体,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在内容和形式上皆有新的探索。无论宏幅巨制还是边角花花,从不起稿,行剪利落,一气呵成,具有极强的造型掌控能力,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触及百姓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听着信天游长大的刘洁琼,对陕北信天游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浓厚的感情,多年的实践,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刘洁琼将母亲传承的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大胆创新,拓展题材。她总是边唱边剪,缠绵的曲音缭绕在每一幅作品中;她把她的感情、她的生活更多地融入了作品,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人物神态更加活泼自然。渐渐地,唱着信天游剪花花成了刘洁琼的特点,同时她也创立了自己作品的独特风格,并且还带动了外甥女樊蓉蓉对陕北民间剪纸的传承,形成了一家三代老、中、青剪纸能手的传承链。

  谈起剪纸,刘洁琼经常会想起母亲的话:“剪纸的时候,你要让剪刀和纸在你手上摆来摆去,摆得劲越大越好,越发有灵气,有神韵。若不会动,动感不足,剪出来的东西便缺乏灵气,死板。剪纸是门艺术,也是自我摸索、自我创造出来的学问,得心里有了才会剪,只有丰富了自己的想象空间,才能够赋予它一定的内涵。”

  陕北民间剪纸——这个根系黄土地的民间艺术,经过岁月长河的洗礼,历经几千年文化的发展,不断地充实、完善和演变。沿袭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信仰、民情、民俗的风貌,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着得天独厚的艺术造诣,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犹如一块活化石,悄无声息地保存至今。可以这么说,每一幅剪纸作品都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孕育着希望。
责任编辑:刘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首页 | 关于我们 | 公告公示 | 举报投诉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陕ICP备15005679号-2投稿邮箱:xbjcw@qq.com法律顾问:王浩公 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

不良信息举报:029-89628848 6646658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