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2-10-28 17:57:53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提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水平”如何体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下一步重点应该解决什么问题?为何再次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到2022年已经30年。
 
  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都是着力于使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走向成熟。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认为,市场机制运行主要体现在4方面: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映供求,市场竞争公平有序,市场能够优胜劣汰。他表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水平”,应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中。
 
  他认为,习近平在报告中提出的“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结了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在推进市场经济当中遇到的经验和教训。从法制经济角度来说,市场经济在立法上还存在一些差距,比如,资本的无序竞争缺少法律、制度规章等约束,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在充分肯定资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为资本设置好“红绿灯”,使资本在法律法规的制度框架下健康发展。
 
  报告中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对此,姚景源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首先是外需,尤其中国在加入WTO之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外需发挥的作用是最大的。
 
  他表示,习近平在报告中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改善民生。而消费和民生的改善是直接相关的,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吻合,因此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作为发展经济的基本点,让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第一驱动力,让经济发展惠及民生福祉。
 
  报告中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今年4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在“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就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因为各种要素要自由流动,进行市场化的高效配置,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很难实现新发展格局。”
 
  “当前受到疫情冲击,输入性的通胀压力加大,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徐洪才说,三重压力里面,最主要的就是供给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就凸显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迫切性,因为供求关系之间不能对接,其实就是市场体系不完善。因此中央出台这样一个顶层设计,实际上是从完善市场体系的角度出发的。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做到五个统一,包括“建立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建立统一的联通流通体系、建立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建立统一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徐洪才称,五个统一各有侧重,可以分为硬件、软件、细分市场三个维度。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如何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现有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本文撰稿:陈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