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不唱吼起来

2022-10-11 16:51:10 来源:西部决策网
  我认识一位浙江嵊州籍文友张先生,他既是散文家又是剧作家,当谈及戏剧创作时说:“你们陕西的秦腔是中国戏剧的鼻祖,秦腔的最大特点是吼,就像你们秦人一样,说话大嗓门,唱戏就跟骂仗一样。我们越剧唱腔温软,浙人说话轻声细语,唱戏就跟说话一样。”我听后不但没有辩驳而且很是认可,因为陕西八大怪之一就是“秦腔不唱吼起来”。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这是对陕西曾经的写照,也让很多不了解秦腔的人忽略了她古老的美和悠久的艺术生命。如今三秦大地山清水秀,渭河儿女对秦腔的情怀如同对面食的热爱一样日渐增厚,早已融入城乡的山水之间和秦人魂魄之中。
 
  秦腔为什么要“吼”,这跟秦腔的渊源有关。
 
  我国自周代以来,陕西关中地区属秦国的领地,就被称为“秦”。秦国的两个重要都城——雍城、咸阳,自然是当时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两个中心。据考证,秦腔的戏剧雏形早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源于西府的核心——岐山、凤翔一带。最初用于助威战争,士兵用两根枣木棒子打击节奏,清脆响亮,同时大声吼叫,再伴随鼓声,以鼓舞军人士气,扬军威。后来,梆梆声加上呐喊声发展成军乐声。再后来这种军乐声又演变成军官和士大夫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乐趣,喊声变成说唱,也就是后来的“乱弹”,表演者既唱又说还跳。逐渐,在如今的陕西、甘肃一带,这种表演传到了民间,递变形成一套较为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表演技艺朴实、高亢、粗犷、豪放、洒脱,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又不失血性,老百姓也喜欢上这种梆梆腔,秦腔由此得名,又叫梆子腔、秦声,俗称“恍恍子”,中国最早的戏剧就这样诞生了。秦统一六国后,秦腔甚至流传大江南北,深刻影响了其他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比如流入四川成为川剧弹戏,流入山西成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为河北梆子等等。1949年以后还传至台湾,域外远达吉尔吉斯斯坦等国。
 
  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著有《秦腔论》,里面写道:“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这浪花般的传唱从未间断,从八百里秦川到整个西北地区,从国家舞台到唱响世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戏剧先祖。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又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形成。不管秦腔怎么衍变,“吼唱”这一特色始终没有变。
 
  作为一种地方剧种,秦腔地唱、念全都以陕西关中方言为基础,同时也融入了汉唐时期的一些诗、词、曲的语言,这些语言特点与音乐特点相融合,共同形成了独特的声腔风格,即语调高亢激越,语音生硬饱满,语气硬朗结实,句式以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为主,散文句为辅,戏词如同一首无韵诗歌排列整齐,与秦人“生冷蹭倔”的性格一样,说话干脆利索、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绝不拖泥带水、曲里拐弯,民风敦厚好义、耿直较真、勤劳勇敢,在如此氛围下诞生的秦腔,在听不懂陕西方言、体味不到秦腔特色的人眼里,说话就跟骂仗一样,唱戏就跟吼叫一样。
 
  因为秦腔的渊源来自底层士兵敲击木棒时的呐喊声,不是阳春白雪。所以在大西北尤其陕甘一带的老百姓最好这一口,把秦腔称“大戏”,高兴时“吼”上一曲,高亢的吼声惊醒四野,荡气回肠;悲伤时“吼”上一曲,悲愤的吼声壮怀痛楚,苍凉深沉。“吼”是呼喊,是欣喜若狂,是撕心裂肺,是抒发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是一种坚韧不拔、磅礴向上的气势。就像贾平凹先生在其小说《秦腔》中说:“快乐时唱秦腔会更加快乐,但也让人清醒;愁苦时唱秦腔会更加愁肠,但也是一种解脱。”
 
  我小时就特别喜欢秦腔,那时古装戏刚复出,跟着邻居叔伯和一帮玩伴,十里八里去外乡看夜戏。我喜欢那黑脸包公叫破天的唱腔,高昂、嘶哑,后来知道那叫“大净”,那才叫真正的“吼”,听、唱起来非常过瘾,以至于我到现在还能倒背如流包公在《铡美案》中的一段唱词:“王朝马汉喊一声,莫呼威往后退,相爷把话说明白,见公主不比同僚辈,惊动凤驾礼有亏……”虽然当时只知道大概剧情,不解词意,但唱词背得滚瓜烂熟,一高兴就脱口而出。有时家里来了客人,父母还鼓励我唱上一段,唱后惹得大家一阵大笑和表扬。
 
  我老怀疑现在嗓子嘶哑可能和小时候爱学戏中包公唱“大净”以及不正确发音有关。至今在关中农村逢古会或谁家过红白事唱大戏,如哪个演员在台上不卖力吼唱,台下观众就觉得有被忽悠的感觉。可见,秦腔的吼唱也跟观众的欣赏习惯有关。
 
  千百年来,秦腔讲述着忠厚仁爱、礼义廉耻的历史故事,发挥着教化社会、淳化民风的传扬功能。在秦人眼里,秦腔是大戏,板胡响起,锣鼓起时,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那种气势豪情,与软语呢喃的剧种绝对是两重天。
 
  当然,作为百戏之祖的秦腔,是秦人豪迈性情的展露,是渭河滔滔浪花地回响。但秦腔并非一味“吼唱”,在表达男女爱情、人伦亲情等方面,又具备缠绵悱恻、细腻委婉、轻快柔和、优美动听的唱腔节奏,如古装戏《王宝钏》、现代剧《迟开的玫瑰》等,对爱情、亲情的表达淋漓尽致,让许多观众感动得泪流满面,极具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育一方文化,秦腔源于渭北高原,流行于大西北,如在渭河发源地甘肃,秦腔也是备受宠爱,甘陇大地到处秦声飞扬,大有“陕西秦腔甘肃养”的气势。可见,大西北地理形态决定了秦腔“高昂激越”的特点。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在兼容并蓄中发展前行,古老的秦腔自然也不例外。
 
  作者简介:
 
  杨舟平,陕西凤翔人,高级法官,中国法官文联理事,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理事、凤翔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区政协委员,获市以上文学奖项数十次,都市头条等数家平台专栏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情关风月》《一城烟雨》等。作品多篇入选中学语文辅导教材,成为多省市中考试题。作品多次被《人民文摘》《海外文摘》《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法院报》《陕西日报》《西部法制报》《华商报》《杂文报》《宝鸡日报》《散文选刊》《散文精选》《延河》《美文》《秦岭文学》《凤凰网》《腾讯网》《中国作家网》等平面、网络媒体发表或转载,共计100余万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