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鲁迅逝世八十五周年

2021-10-20 09:12:42 来源:西部决策网
  2021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85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鲁迅崇拜者,感慨颇多,纪念鲁迅,学习鲁迅精神的情结,打开了我思想的闸门,鲁迅先生的一生是伟大而光辉的一生。我作为一个50后,想把自己学习鲁迅著作的点点滴滴回顾回顾,以表达一个普通人对民族魂——鲁迅的纪念。
 
  从课本上知道鲁迅后 如饥似渴的读鲁迅作品
 
  五十年代的人,大多都是从课本上知道鲁迅的,我也不例外,在中学读书时,从课本上读到了选编的鲁迅杂文和小说的部分章节,便知道了中国文学界有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鲁迅。
 
  在岐山太平寺中学读书时,我遇到了一位语文教学能手王秉成老师,王老师是鲁迅作品的真实读者和研究者。在那个特殊的岁月,他除给学生讲授课本上有限的鲁迅选文外,为了让学生了解鲁迅,培养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王老师还热心为学生讲解课本以外的鲁迅小说和杂文,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有一天,王老师突然问我:
 
  “你作为九二班的班长,爱好读书,能读懂鲁迅的小说和杂文吗?”
 
  “鲁迅文章写的精辟深刻,我根本读不懂。”我认真地对王老师说。
 
  “其它同学呢?”
 
  “据我了解,也读不懂。”我说。
 
  “明天我给同学们讲讲鲁迅的小说——《祝福》。”
 
  “那太好了!”我高兴地说。
 
  第二天上语文课时,一份油印(一种把文字刻在蜡纸上,然后把刻好字的蜡纸贴在手工油印机上,再手工印制。)的《祝福》分发到每个同学的手中。我捧着那本散发着油墨味的鲁迅小说油印本,兴奋不已,尽管它有些地方有点模糊不清,尽管它是几张油印的麻纸,可它必竟能让我读到鲁迅小说。讲课前,我预习读了三遍《祝福》,读来读去,总觉得还是一知半解。语文课上,王老师光鲁迅的《祝福》分别就给同学们讲解了三天,同学们边听边记,边提问,王老师对同学们的提问都一一做了解答。我爱好文学,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把有疑问的地方都一一记在本子上,还在油印的小说件旁批注。王老师的讲解似乎撬开了我阅读鲁迅作品的大门。多少年后,我激动的心久久还不能平静。他不但讲解了鲁迅小说《祝福》的社会现实意义,剖析了小说的结构和语言风格,还给同学们讲解小说的写作艺术特色,真让同学们眼界大开,原来鲁迅的小说写的这么深刻透彻,耐人寻味。
 
  鲁迅的小说《祝福》,通过描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小说中多次描写祥林嫂的眼睛和头发的细节,王老师讲的非常仔细,还把这些细节摘抄出来,让每位同学认真阅读,反复琢磨,比较眼睛和头发的前后变化,这些细节反映了旧制度对祥林嫂迫害的残忍程度,也正是小说鲜活起来的生命力所在。几天来,王老师对《祝福》的精彩讲解,深深地吸引住了同学们,让大家茅塞顿开,提高了同学们阅读鲁迅著作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使我更加爱上了鲁迅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鲁迅如果不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就不可能塑造出祥林嫂、闰土、阿Q、孔乙己等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
 
  是的,鲁迅小说的风土人情习俗大多是取自他的故乡绍兴,也就是他写作的基础点。因为鲁迅始终沉在底层,是最了解普通人困苦的优秀作家,他的小说写的特色鲜明而诱人,绝无伦比,像滋铁一样牢牢的将我吸住,我不管走在那里,只要看到有鲁迅作品的地方,我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总是设法弄到手,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
 
  从那时起,我便和鲁迅作品结下了不解之缘。经常去读书馆借鲁迅的著作阅读。尤其是在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困难年月,宁肯少吃点,也要一分一分的攒钱,用攒的生活费买了《鲁迅杂文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鲁迅作品,夜以继日的读,常常读到夜深人静,有时还跑到周公庙后边的凤凰山上去读,一读就是一整天,常常忘记了饥饿。我从鲁迅作品中吸取了闪耀着思想火花的营养,记录了大量的读书笔记,鲁迅的作品也影响了我的写作,陪伴了我的成长,使我在浮躁的社会中,能沉在底层,静下心来,深入乡村调查采访,抒写社会小人物的命运。从那以后,我成了鲁迅作品的真实研读者和业余研究者,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铁杆粉丝。
  在旧书摊淘到《鲁迅全集》  铆足了我研究鲁迅的劲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伟人毛泽东一生非常热爱鲁迅的著作,他把得到的1938年版的《鲁迅全集》,始终带在身边,提醒警卫员不能丢失,不论是在消烟弥漫的战争岁月,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日理万机的日日夜夜,都不忘读《鲁迅全集》,毛泽东评价鲁迅是中国第一圣人。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为国家民族奋斗的一生,始终与中国社会的革命现实和民族命运休戚相关。他以笔为武器、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作品,为后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先生的精魂与根脉深深扎根在中国大地上,代表着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温度和光辉,激励着全世界人民为民族事业而奋斗。
 
  鲁迅先生现在已经是世界的鲁迅了。世界上的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西欧等国家都成立有鲁迅研究会,尤以日本研究成就最大,美国次之。
 
  “鲁迅是一位赤诚的爱国主义者,而不是一位民族虚无主义者。”(陈漱俞《天下谁人不识君——阿Q百年冥诞祭》载2021年《随笔》第5期)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虚无主义盛行的当下,学习鲁迅,研究鲁迅,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我在工作之余,经常去书店和旧书摊淘鲁迅著作,想方设法收集鲁迅的有关作品。有一年,我从西安回到岐山过春节,家人让我去县城买肉。在县城文化馆门前的旧书摊上,看到了1938版的《鲁迅全集》16卷本,我就欣喜若狂,如获至宝,用买肉的600元买了全套的《鲁迅全集》,回家后,家人问我你买的过年肉呢,我说买肉的钱,我买了《鲁迅全集》,家人生气的说:那你今年春节就吃《鲁迅全集》去吧,这个事我只能一笑而过。就这样,我开始把心思都用在阅读《鲁迅全集》上,一心扑在业余研究鲁迅的事上。当我读到《鲁迅全集》第一卷《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第140页上鲁迅的“自已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时,真让我心动,让我非常震撼。
 
  “鲁迅曾说,他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这是鲁迅的人,也是鲁迅的文,在这句话中,我们强烈地感觉到,鲁迅的承担是多么广大,’‘心事浩茫连广宇’,他自觉地担荷着文明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鲁迅的理想又是多么坚定执着,他确信我们的民族必有宽阔光明的未来,而他的使命就是为这个未来、为‘未来人’而奋斗。”(《铁凝:沿着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继续前行》)
 
  在西安第二十九届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有幸买到了鲁迅研究专家张梦阳历经数载新出版的《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这部《鲁迅全传》翔实记录了鲁迅的一生,为人们了解研究鲁迅提供了新的视角,很有启示意义。韩国鲁迅研究专家朴宰雨评价:张梦阳先生的《鲁迅全传》记载了鲁迅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其规模之宏大,运笔之精辟,描写之逼真,真是难得。2020年疫情期间,我重读了一遍,感受更深,启示更大,提振了我奋发作为的精气神。
 
  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85周年的今天,面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迈誓言,难道我们能无动于衷吗?我们这代人可以理直气壮地告慰鲁迅先生:您畅想过、期盼过、并为之终生奋斗的那个时代,在我们这个时代已基本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期。鲁迅先生曾寄托了无限憧憬、炽热信念的那个“宽阔光明的地方”,已经更加宽阔、更加光辉和灿烂,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中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拜访鲁迅故里   追寻伟人出现的奥秘
 
  “鲁迅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他的创作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道路,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巅峰,他的思想和作品,改变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勇敢前行。”(辛文岩语)
 
  鲁迅精神现已成为世界人的宝贵财富。探寻伟大人物出现的奥秘,已成为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亟待探索的问题。
 
  去浙江绍兴拜访鲁迅故里,寻追伟大人物鲁迅的足迹,探索鲁迅出现的现象,是我多年的夙愿。因我居住在北方的西安,距浙江绍兴遥远,这件事一直搁置了多年。2018年,在儿子的支助下,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去绍兴鲁迅故里,拜访这位世界人民敬仰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绍兴街道,我目睹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巷一水,吃到了鲁迅小说中描写的茴香豆,参观了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土谷祠等,真切的感受到了鲁迅在百草园的生活习俗,身处其境地感受到了鲁迅少年成长的快乐,感受到了这位思想家成长中所处的风云激荡的时代,所经历惊心动魄的种种事件。追寻鲁迅出现的奥秘,多年来这件事一直缠绕着我,让我思考,让我不断地去探求。
 
  鲁迅是怎样诞生的?为什么鲁迅会出现在中国?
 
  在绍兴鲁迅纪念馆,我从图片、实物、影像资料中,了解了一个真实鲁迅诞生的全过程,了解了世界上传播鲁迅的情况,并看到了鲁迅儿子、周海婴及孙子在海外与外国友人交流的录像,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鲁迅精神伟大而不朽的力量。在这里,请允许我用鲁迅研究专家张梦阳教授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鲁迅的诞生,有他的必然性,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中国处于危难之刻,必会涌现一批爱国英雄,但像鲁迅这样全面、卓越、宏伟、坚韧并屡遭逆境的天才,最终成为举世无双的“民族魂”,又有其偶然性,不是每个民族在危难之刻都能出现鲁迅这样的天才和伟大人物的。(张梦阳《鲁迅诞生的历史逻辑》载文艺报)
  作者简介:
 
  李乃斌,陕西岐山人。资深媒体编缉、记者,擅长深度写作和品牌管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当代陕西研究会会员,西安市雁塔区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西部大开发品牌研究中心主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