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理】清涧——全秦要户丨王建领

2021-09-18 09:56:54 来源:未知
  在陕北莽原上,无定河像黄河巨龙的虬须,化作一道美丽的彩虹,与母亲河血脉相牵。被称作“全秦要户”的清涧,就是被这无定河彩练紧紧维系在黄河身边的一颗塞上明珠。
 
  一
 
  清涧,这个读来上口、听来悦耳、清逸隽永、意境优美又好象与黄土高原底蕴不相押韵的县名,本身就有几分传奇。她是全国罕有的由皇帝御赐县名个例中的一例。由于清涧“南通关洛,北连榆塞”,“东据黄河、西绕黑水,左可致河东之粟,右可固延安之势,为全秦北户,诚要害之雄区”(见《宋史》),宋康定元年(1040年),为抗西夏侵扰,朝廷重臣范仲淹令鄜州守将种世衡,在黄河辛关渡口架设浮桥(枯水时遗迹仍清晰可见)以致河东之粟,在唐宽州旧治所处修筑城池,以致延安之固,城成却无水。种乃重赏工、兵,凿井几近二十丈终得清泉,仁宗欣悉城竣泉涌,龙颜大喜,遂朱批“青涧”名之。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置清涧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青涧为“清涧”。
 
  说怪也不怪,偏偏流经县城的那条秀延河(亦名清涧河),与黄土高原上众多浊浪翻滚的河流相比,象毛脑小子群中的一个小丫头,是那样的清新别致,是那样的不同凡响。她从安塞出发,深情地将子长、清涧、延川三个县城揽入怀中,一路不舍昼夜,走到清水关。弯弯曲曲,缠缠绵绵,泉水叮咚,溪流淙淙,配以清一色的青石河床,蓝中有绿,绿中透蓝,澄澈如练。在四面八方令人压抑的暗黄色包围之中,在使人焦躁的干渴荒原上,突然有这么蓝的精致,水的灵气,这不活脱脱就是清涧么?无怪后人每每弄不清,这清涧究竟是县以河名,还是河以县名。
 
  在清涧188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秀延河流域三分天下约占28%,无定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各占49%、22%。这无定河流域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那一座座雄浑又略显苍凉的黄土山丘,像布阵在那里忠于职守的一个个士兵,高昂着不屈的头颅,多少年如一日守望着皇天厚土。只是那无定河像一条不甘束缚的蛟龙,流入清涧后骤然收入深切河槽,左闯又突,百折不挠地投奔黄河而去,给人以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启迪。
 
  而黄河流域,则是险滩急流,另番峡谷风光。黄河之水天上来,浊浪排空势如虹。触景生情,不由你会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叹。这里基岩裸露,岸奇谷幽,山魂水韵,鬼斧神工,如此多娇江山,令踏雪登原、身临其境的一代伟人毛泽东诗情澎湃,终成《沁园春·雪》这一气吞山河、雄视千古的绝唱( 1936年2月7日在高家土瓜塬吟成,袁家沟村完稿)。更令人叫绝的是,黄河入清第一村尚坪,有一栩栩如生的人形石山,面容像慈母一样和蔼而安详,当地老百姓称其为“母亲山”,山西柳林等地以此自然景观为主开辟的黄河峡谷风情游渐成热线,大凡外来参观者都情不自禁:“这不就是多少炎黄子孙魂牵梦绕的黄河母亲吗?”
 
  二
 
  “全秦保障凭谁力,绝塞屏藩仗此城”。清涧群山环抱,左涧右隘的独特地理,全秦要户之战略地位,使这方热土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起,就注定要成兵家必争之地,华夏神奇之所;成演绎历史之舞台,成就文明之福祉。到清涧乡下随便一走,到处都有古人征战的痕迹,军庄、军家屯、营田、草场山、官厅、将台山等等以军事活动命名的村寨比比皆是。就是文人骚客摆弄斯文的“清涧十景”,有一半亦是“笔架远眺”、“官山奇耸”等要塞、天堑。到了二十世纪,清涧接二连三掀起的一场场红色风暴,更使这块红色的土地名震华夏、功垂史册。
  1927年,随着“四一二政变”发生,国共第一次合作破局,全国一片腥风血雨。驻守清涧县且下属多有共产党员的石谦旅长,被盘踞在陕北的军阀井岳秀诱杀。石旅中的共产党员李象九、谢子长、闫红彦和陕西省委派来的唐澍、白明善、闫揆要等,果断决定利用石旅的有利条件,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北方闹红第一枪。清涧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全国第三次武装起义,震动全国。更在于清涧起义的星星之火,迅速成燎原之势,掀开了中国革命史的光辉一页。在此基础上壮大的红色武装,在谢子长、刘志丹的领导下,创造的陕北、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落脚点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面对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危机,党中央召开了著名的“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和军事方针,并组成抗日先锋军,开赴华北对日作战。2月17日,毛泽东在清涧袁家沟村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和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征宣言》。20日,红军从北起绥德沟口、南至延川清水关一线强渡黄河成功。21日,毛泽东、周恩来和总部领导从清涧辛关顺利渡河。红军东征转战三晋30余县、历时2个多月,极大地壮大了红军声威,鼓舞了全民士气,拉开了全民抗战之序幕。
 
  1947年胡宗南军队占领延安后,历史再次将目光聚焦在清涧。3月26日,毛泽东及中央五大书记和彭德怀等军委领导、中央机关人员云集枣林则沟村,召开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将中央分成“三委”,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组成“前委”,率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组成“工委”,赴华北开展中央委托的工作;叶剑英、杨尚昆组成“后委”,转移到晋西北统筹后方工作。这是一次生死攸关的抉择,这是国共两大指挥部胜负、攻防的一次历史性转折。毛泽东化名李(离)德(得)胜率“亚洲部”(中央机关代号)开始转战陕北。为了鼓舞士气,毛泽东主席还向刘胡兰烈士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党中央仍在陕北”这一消息发布后,一扫3月18日党中央撤离延安后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仅仅半年后,著名的“清(涧)延(延川、延长)战役”在彭大将军指挥下取得完胜,这次踏上不归路的是胡宗南的部队。因为8月20日结束的沙家店战役标志着国共力量此消彼长实现战略更置,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已经过了坳了。”而8月23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实施战略反攻的隆隆炮声,已向世人宣告:一个全新的、人民的共和国将要诞生了!
 
  三
 
  英雄的土地激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清涧人,以他们的勤劳智慧谱写出一曲曲永不褪色的英雄赞歌。古代,不论是守当川、战永乐、战死疆场的北宋大将高永能,还是镇鄜延、收淮西抑郁而终的南宋大将李显忠,虽无力回天,功亏一篑,但却将清涧人忠勇侠义的血性风范表现得淋漓尽致。近代,陕北特委早期领导人、黄埔政治教官白明善,被捕后三上绞刑架,不丢共产党人的气节,英勇就义。清涧像白明善这样视死如归的英烈有2000多人,是陕西烈士最多的县。国家副主席王震、大将许光达有感于英雄们的浩然正气,分别题词“清涧英烈永垂不朽”。像高杰村白烈飞等“白家九姐妹”在白色恐怖年代毅然集体投身革命的壮举;陕甘宁边区所有县都有清涧籍干部任过书记县长,1943年西北高干会上,毛泽东为获奖的惠中权(清涧人,时任靖边书记)、黄静波(时任清涧县长)分别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之佳话;毛泽东席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袁家沟村一村走出四位省委书记(原山东省委书记白如冰、江西省委书记白栋材、福建省委书记白治民、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的传奇;建国后首次定级清涧籍有60多位省军级干部、……无不令人感慨万千、肃然起敬。而在红军东征中,仅有8万多人口的清涧,就有近2万人直接、间接地参与或支援东征,成为名符其实的边区模范县。彭德怀当时评价:“南京北京不如瑞金,中国外国不如兴国,清涧的工作胜过兴国”。
  与先辈文功武略相映成辉的,是人民作家路遥所创造的辉煌。路遥迎着新中国的曙光诞生在清涧王家堡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山沟里,老实巴交的父亲带着对新中国的美好憧憬,为其起名王卫国。然苦难似乎是路遥的命定。也许是贫困无法使路遥在家中容身,也许是为了让路遥能有个较好的活法。在7岁那个将要上学的年龄,路遥跟着父亲一步一回头地一路乞讨到延川,给同样一贫如洗的伯父顶门。如果说生活苦难给路遥是饥体的折磨的话,十年后“文革”那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给路遥的则是政治上的磨难。然而,苦难成就了路遥!当路遥以追求健全社会之愿望开始其异常活跃、异常深刻、也异常痛苦的思维时,他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平凡的世界》的精神境界。他甚至没有《惊心动魂的(那)一幕》,却捧得了共和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成继柳青之后陕北黄土地走出的又一位里程碑式的文学家。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的奉献”,以一个作家的良心,用如椽巨笔抒发着他对老百姓牵肠挂肚的感情。“金盆打了,分量还在”,路遥虽42岁英年早逝,但人们依然能在《平凡的世界》里,继续品味《人生》,享受作家为我们提供的精神食粮。
 
  四
 
  “天上少雨,地下无矿”,严酷的自然条件制约,或许使我们不能或无法用富饶、丰腴来描述清涧。但“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句名谣却传遍天下。由于长年的地火粹炼和水土流失,大凡在清河流,均为石质河床,那河流两岸的石台地,就是天然的石板场。试想,在水泥、瓷板等建材未问世前,那平展展、亮哇哇、蓝茵茵的石板,不正是上好的装饰材料吗?走进清涧,你看那城是石砌的,街巷是石铺的,院墙是石垒的,屋顶是石压的,那台阶、雨檐,那窗台、炕楞,那锅台、锅盖,甚至柜子、仓子、桌子、凳子,一应石板活。正当人们担心眼花瞭乱的各种新式建材会冲淡人们对石板的美好记忆时,一股返朴归真的思潮,使清涧石板又有了用武之地。
 
  清涧石板有名,红枣更有名。红枣作为“邑人赖以获济”的经济树种,在《诗经》中就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记载,《史记》中更有“家有千树枣,富比千户侯”之说。康熙《延安府志》称:“红枣,出清涧”,这说明红枣作为清涧特产早已著名于世。史考北魏孝文帝颁布政令:“夫男一人给田二十亩,课莳余,种桑五十树,枣五株”,以此推断,清涧红枣栽植已有千年以上历史,这有王宿里千年枣树林为证。清涧红枣质量上乘,98%是优质中阳木枣(学名)。红枣历来与枣区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饥要食,馋亦食,补必食,礼更食,因此而演绎出的枣文化,更是渗透在清涧人的日常生活中。杜甫诗云:“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枣区顽童活泼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后秦赵整《咏枣》“外虽多棘刺,内实有赤心”的鉴定,依一首“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而得以弘扬……因声名远播,1968年港澳同胞代表给毛泽东写信,点名要“陕甘宁边区清涧红枣”,更成历史美谈。
 
  近年来,依托红枣优势,全县上下大做枣文章,同唱红枣戏,产、供、加工、销售产业体系已具雏形,清涧已成为陕西红枣的最大集散地和最大加工区,巨鹰公司创立的“清涧滩枣”被评为“陕西十大著名商标”,畅销国内外。为褒扬清涧在红枣产业开发上的贡献,1995年国家授予清涧以全国首家“红枣之乡”称号,红枣正日益成为清涧富民富县的主导产业。
 
  与老天恩赐的物华天宝不同,道情作为一种民间戏曲能在清涧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在传播中得到升华,不能不说是清涧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
 
  道情由唐代道曲经由民间道歌演变而来,至于什么时间在清涧得到普及说法不一。清涧所处的陕北,长期是汉族政权同少数民族政权的拉锯地带。军事上的藩离区,往往正是文化上的交融部,所以当明清时代道教在陕北迅速传播时,道情籍以宗教深入民间。只是借清涧人乐天善歌的喜好,道情在清涧如鱼得水演绎成正宗,《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介绍:“陕北道情,又名清涧道情,相传出自清涧”表明的正是这一点。不管怎么说,道情已深深地融入清涧人的生活里、生命中。几多的哀怨与压抑,在道情声中化解;几多的欢乐与希冀,在道情曲中张扬。道情在清涧的意义,已不仅仅在于它作为独特的、土色土香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艺术内涵,更在于它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体现着独特的人文价值。
 
  道情也许只是下里巴人的乐趣。不管是在院落里、街巷中,还是在田间、地头,别说是道情世家、道情戏班,就是普普通通的乡下百姓,只要丝弦一响(当地口唱道情叫闹丝弦),都能吟唱几段,自得其乐。延安时期本县拓家峁(今属子洲)道情艺人拓开科,因自幼喜爱道情,逐步掌握自编自演绝技,自成一家。尤以其反映1932年裴家湾、淮宁湾(今均属子洲)农民赴清涧城抗粮抗税亲身经历而自创的“练子嘴”(快板)作品《闹官》,1944年出席陕甘宁边区文教代表大会,登台表演,技惊四座,被称为“革命史诗”,与大生产运动中日开荒4.33亩的清涧人“气死牛”郝树才一起,一文一武,轰动延安。
 
  道情也有阳春白雪的辉煌。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鲁艺秧歌队在米脂用道情新曲体(由清涧南路调衍生出的东路调,流行于绥德、米脂、横山、子洲一带),编演了反映减租斗争的《减租会》,一炮走红。其中的唱段《翻身道情》,不但在中共七大上作为独唱歌曲演出成功,而且在建国前夕的布达佩斯世界青年联欢节上由李波演唱获得二等奖,同年作为四首民歌之一,和《东方红》一起被录用在新中国首次灌制的35首人民唱片中,风靡至今。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清涧红色的土地、红色的历史、红色的产业,红了过去,红了现在,正蓄势待发还要风风火火地红它个未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