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一百年 巡礼十三五 — 看今日商洛生态之变

2021-07-29 15:52:09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记者 张静)“秦岭最美是商洛”!商洛位于秦岭南麓,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它地处秦岭山地,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这里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就道出了商洛山水之美。
 
  7月22-23日,记者跟随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主办,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陕西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承办的“献礼一百年 巡礼十三五”——行走三秦大地,建设美丽陕西主题调研系列采访活动走进商洛,这里处处可见奇山秀峰,遍地都是悠悠清泉,大自然的这种特别赏赐赋予了商洛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采访团一行先后深入商州区、丹凤县等地,就商洛市生态环境保护情况、重点企业环保工作的开展以及绿色产业经济发展等进行调研采访。
 
  最大限度保护“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
  在位于商洛市商州区的陕西商洛发电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该公司火电机组项目坐落于丹江畔,是商洛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也是陕西省“十三五”重点电源建设项目。电厂的建设投运为陕西东南部电网提供了重要的电源支撑保障,同时结束了商洛没有火电的历史。该项目还可满足商洛市区1200万平方米集中采暖供热,是商洛市重大的“民生暖心”工程。
 
 
 
  据陕西商洛发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明介绍,商洛发电自工程建设之时,就严格按照“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要求,采用先进的环保设施和工艺。尤其是公司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处理后分级回收利用,不设废水外排口,并同步建设烟气除尘、脱硝、脱硫设施,使烟气排放达到燃气标准。粉煤灰也作为优质建材进行综合利用,已达到节能降耗最佳效果,实现零污染、零排放,最大限度保护“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
 
  商於古道棣花景,核桃葡萄帮增收
  棣花古镇位于丹江旁的商洛市丹凤县,早年因盛产棣棠花而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三过棣花曾留有“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的名句。在小说《秦腔》中,著名作家贾平凹把棣花镇的风土人情和山水景色写进了书里。
 
  在棣花荷塘湿地,千亩荷塘一眼望不到边,时不时的还有人踏船在池中观赏嬉戏,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近年来,棣花镇依托良好生态资源,以千亩荷塘为基础,开展河道“清四乱”和丹江湿地集中整治,打造精品景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在吸引游客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地处秦岭腹地、位于棣花镇许家塬的核桃主题公园是丹凤县十万亩核桃产业园和棣花现代观光园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大体量的农业产业孵化园。该项目以核桃文化为主线,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养生、林下经济示范、核桃文化体验、核桃先进生产科技展示、良种核桃林流转集约化经营样板“六位一体”的核桃产业主题公园。
 
 
  商於古道棣花景区运营发展公司总经理张述军指着眼前的一片核桃园介绍到,这里的土地是由附近三个村子的土地流转而来,分别种植了樱桃、核桃和葡萄。园区的实施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还为部分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景区下面设有污水处理厂,园区产生的污水从管道下去全部进入棣花污水处理厂。此外,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采用有机肥,并实施精准施肥,确保没有化肥流入丹江。
 
  蟒岭绿道,全力以赴迎接“十四运”
  23日上午,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比赛项目商洛赛区——蟒岭绿道段,这是陕西省起点最高、道路最长的秦岭自行车分离式绿道,全长21公里,也是商洛市首个绿道实验区项目。
 
  绵绵细雨中,走在蟒岭绿道上,舒适惬意。据介绍,蟒岭绿道生态景区建设以小镇景区化、产业绿色化、田园景观化为指导,以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和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总体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依托蟒岭绿道优势,以秦岭特色骑行彩虹带为主题,着力打造“一园两体三基地”,最终呈现“清风徐来、花香拂面、充目美景、怡身怡情”的城市生态绿廊,为即将到来的十四运赛事环境全力做好保障工作。
 
  告别蟒岭绿道后,采访团一行来到了位于商洛市商州区东北部会峪河流域的北宽坪镇。只见这里青山、绿水、花海映入眼帘,美景如画、满目翠绿。
 
  商洛市商州区北宽坪镇副镇长张鹏介绍到,为了建设蟒岭绿道,打造生态长廊,发展乡村旅游,重温红色记忆,把北宽坪建设成为代表商州红色文化的一张名片。北宽坪镇将红色元素与绿色通道深度融合,坚持“绿色生态为基、乡土乡村为魂、红色文化为旗、运动休闲为要”的建设原则,在青山碧水绿道间,注入红色元素,让革命火炬代代相传。
 
  正如张鹏所说,北宽坪镇承载着革命老区群众的致富希望,点燃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情。如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农家田园变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
 
  在商洛我们也看到,很多基层的环保工作者在一线默默工作着,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不辞辛劳坚守一线,为“商洛蓝”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以来,商洛以改善生态环境为质量核心,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青山、绿水、净土、蓝天,成为镌刻在商洛天地间的最好见证。
 
 
  据商洛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福明介绍,“十三五”以来,商洛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四年行动计划”和“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完成造林32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56%,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7天,连续八年保持全省第一,连续四年进入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商洛蓝”成为了商洛的靓丽名片。深入实施碧水保卫战,率先在陕南三市启动了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了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四年行动计划,9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0条主要河流22个监控断面稳定达到功能区标准,城市水环境质量连续四年居全省前列,确保了“一江清水供京津”。扎实开展净土保卫战,投入资金6000万元,整治修复污染土壤789亩,耕地、疑似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在88个镇772个村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48个。
 
  不负青山绿水、不负人民重托。商洛情系绿色高质量发展重任,为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商洛环保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