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引力” | 既让安心农村吃苦,也让名利双收“吃香”

2020-07-27 15:11:12 来源:陕西网
原标题:延安“新引力” | 既让安心农村吃苦,也让名利双收“吃香”——追求结构合理,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
 
  乡村的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乡土人才被称为乡村振兴的“金种子”
 
  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延安市培养技能人才2.4万名,入选全省人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模式。
 
  选派706名科技人才到贫困村挂牌服务,实施科技项目216项,示范推广新技术180项,开发新产品162个。
 
  建成3个“双培双带”示范县,实施产业开发项目752个,发动5000多名科技致富带头人投身产业一线,助力乡村振兴。
 
飞æœo
  近年来,延安市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造就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引进一名人才,兴起一项产业
 
  “一只蜜蜂出生第2天便负责‘打扫卫生’(清理蜂巢),4天开始当‘保姆’(给幼蜂喂食),8天开始当‘保安’(守护蜂巢),10天开始采蜜,直到1个月后自然死亡。”
 
  “有的蜜蜂采蜜后忘记了家门,准备进入别人家时,被门口的‘蜜蜂保安’拦住,怎么也不让进,聪明的蜜蜂会吐出一点蜜‘贿赂’一下保安。进入蜂巢后,它发现不是自己的同伴,又感到吃了亏,便饱饱地偷上一肚子蜜,才肯离开。回到自己的蜂巢,它告诉同伴,之前大家太傻了,辛苦采蜜不如偷蜜来得快,于是成群结队的小蜜蜂互相偷蜜,最终引发‘群殴’,整箱的蜂会致死,这便是‘盗蜂’现象。所以,好的养蜂人也是一名好的‘纪律干部’,要从源头上防止蜜蜂间的‘收受贿赂’。”
 
  “一只蜜蜂冬季休眠期能活6个月,而采蜜季只能活1个月,勤劳的小蜜蜂大多是累死的。”
 
  在黄龙县中蜂产业园的蜜蜂展览馆里,30岁的方冲伟讲起蜜蜂来滔滔不绝,这里每天吸引着众多的中小学生、中老年有养蜂意愿的人来参观学习。
 
  方冲伟家在河南,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蜂学专业,2013年作为“刚性”人才被黄龙引进,3年后被任命为县养蜂站副站长。
 
  “当我实习期走进黄龙的那一刻起,就觉得这里是可以‘托付’自己一生的地方。”方冲伟说,87.5%的林草覆盖率是难得的天然养蜂场,而蜂群对林草的繁茂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蜂产业之于黄龙县,就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典范。”
 
  黄龙也没有让方冲伟失望,这里的蜂产业从2013年的1.5万箱,发展到2019年的93万箱,产值达7000万元,1659户农民参与养蜂,有的蜂农年收入达28万元。
 
  “土法养蜂每次提取蜂蜜都要把蜂箱破坏掉,一年只能取一次蜜,改为活框饲养后,一年可以取4次蜜,收入就翻了4番。”黄龙县水磨湾村民唐民强说,方冲伟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大家对蜜蜂的认知。
 
  之前,蜂农们“好心”地认为,频繁地取蜜会对蜂群造成伤害,方冲伟用蜂巢剖面图一讲解,大家恍然大悟,蜂蜜占满了空间,蜂王就没地方产卵,反而限制了发展。“不讲科学,好心尽办糊涂事。”唐民强说。
 
  “引进一名人才,兴起一项产业。”黄龙县人才中心主任马红说,这在黄龙不是个例。
 
  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的贵州男孩冯万能,2014年被“柔性”引进黄龙县,帮助发展大闸蟹产业,“我的志向不远大,不想留在大上海,只想找个合适的地方,挖几个池子养蟹。”
 
  1亩蟹池的产值是1.4万元,纯利达1.1万元,收益是种植玉米的近20倍。这对当地的农民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加上县里的产业扶持政策,全县已建成500亩蟹池。
 
  黄龙县崾崄乡白城桥村李喜军搞过餐饮、货运、农机销售,用他的话说,“能捣的鼓擂了一遍”。2015年,看到冯万能推广养蟹,他有想法,也有担心。
 
  此后,只要冯万能下乡,李喜军就主动担任摩托车驾驶员。干了半年“专职司机”,李喜军挖了两个池子养蟹,一茬蟹毛收入7万多元。如今,他有9个蟹池,40多亩,2019年卖蟹收入40多万元。
 
  让冯万能很有成就感的是,2016至2018年,他携带黄龙养殖的大闸蟹到上海参加全国河蟹大赛,连续3次获得“金蟹奖”。
 
  培育一批职业农民,服务一域乡里乡亲
 
蓝天

  在洛川县旧县镇姚苌村,农民高级农艺师王双全站在刚刚套过袋的10亩果园,侃侃而谈。
 
  “肥上饱、药打勤、果留稀、适时卖。”这是营务了40年果园的老王总结出的秘籍。
 
  2019年的夏天,王双全儿媳妇的亲戚从富县打来电话,说自家的果园被“鬼吓着了”。老王跑去一看,哭笑不得。几亩果园发生了严重的白粉病,叶子开始打卷。
 
  现买药,当场示范打药,6天后“鬼”不见了,王双全也落下个“神医”的名号。
 
  在洛川县,有一大批像王双全一样的乡土人才,他们喜爱果树、钻研果树、一生在果园劳作,换来了丰盈的生活。
 
  2019年冬天,永乡镇阿寺村果农李帮田给19亩果园施完有机肥后,又将30方羊粪加上生物菌发酵。今年开春后,又齐齐地给果树喷了一次叶面肥。
 
  “我做的这一切准备,就是为了提高果树的免疫力。”李帮田说,树不负人,5月23日,寒潮来袭,他的果园扛过了零下2.8度的低温,没有受到冻灾的侵害。
 
  作为乡镇农民技术员,李帮田一边营务自家的果园,一边到村授课,在他的督促下,果农普遍采取了防冻措施,永乡镇全镇无冻灾。
 
  “我们的农民技术员,和困难斗争、和知识斗争,唯有不和人斗争。”洛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邓丽雅说,新技术共享、新知识共学是当地乡土人才的一大特点。
 
  2017年,李帮田下村讲课时,被蚊虫叮咬感染了乙型脑炎,昏迷的8天中,他嘴里一直在讲苹果相关的事,重症病房呆了44天才出院。
 
  这年,他依然到杨凌参加了15天培训,拿到了高级农艺师证书;这年,他家的2亩6分9果园,卖了6.8万元。
 
  和冻害斗争的,还有洛川县苹果产业研发中心副主任李坪。
 
  2018年4月初,一场罕见的寒流自北向南侵袭华北、西北苹果主产区。洛川县原本已经高达25度的气温,骤降至零下10度,并持续近8个小时。
 
  这场突如其来的降温,使在0度左右就会受灾的苹果花,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有没有一种简单有效的防冻方法?
 
  2019年9月,李坪在果园里转了一圈又一圈,他突然从摩托车上找到了灵感,发明出果园防冻弥雾装置。
 
  “原理就是雾化液和压力,启动车的排气管就是现成的工具嘛。”想起来简单,李坪把不同大小的螺丝试了10多种,排气管从5厘米试到10厘米,每一点细微的改变,都影响最终防冻的效果。
 
  即使在家里休息,李坪脑子里还是想着搞发明。一头钻进卫生间,拿水当雾化液进行试验,好不容易试出了一个数据,第二天放到果园里却怎么都喷不出来。
 
  整整花了3个多月,李坪的果园防冻弥雾装置终于制作成功。不仅可以持续大量发烟,还移动性强、方便操作。他在摩托车上装好后,骑着在果园里转了一圈又一圈。
 
  2020年3月,果园防冻迷雾装置开始大面积推广,李坪在全县的现场会上演示并进行讲解。眼下,他又开始琢磨悬挂式除草器。
 
  “你尽管按我的方子打药,打日塌了,你在我的地里看上哪块苹果卖哪块。”槐北镇洼里村农民技术员路小荣急了。
 
  村里一家贫困户好不容易务起了一园嘎啦,眼看果子快成熟,却得了白粉病。路小荣开好的药品单,对方放在兜里3天都没敢用药。
 
  路小荣这一激,果农彻底放心了。这一年,他家的嘎啦卖了8万元,从此告别贫困。
 
  之所以敢说这么硬气的话,路小荣是有底气的。别的不讲,2018年11月,金粮满仓公司通过层层考核,聘请他为兼职技术员,一个月的聘金是8200元。
 
  就这,48岁的路小荣在求知的路上仍不知足。2019年,他考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建筑工程系。
 
  “我没上过真正的大学,一直很遗憾,今天就是来圆自己的大学梦。”这是路小荣入学考试时,作文的开头,作文题为《我的梦》。
 
  乡土人才,拿什么向您致敬?
 
夫å|»
 
  2019年秋季,洛川县旧县镇洛阳村果农陈长健向县苹果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报告,自家果园发现了“芽变”的枝条。
 
  芽变是植物芽的分生组织体细胞发生突变,突出表现是,整个枝条连续多年结出的果子个大、匀称、色泽好,用发生变芽的枝条,经过无性繁殖可以创造出新品种,特别适应当地的环境生长。
 
  为了鼓励果农观察和发现芽变现象,洛川县相关部门作出规定,谁发现芽变新品,就以谁的名字命名,并奖励1000元。
 
  在洛川县苹果培育基地,陈长健家芽变的枝条已被嫁接在自根砧上,命名为“陈长健1号”,这片基地里,还有62位果农的名字冠为新品名。
 
  有人张罗打牌、有人组织打球,洛川县苹果局生产办主任屈军涛组建起一个“洛川苹果俱乐部”,吸引了全县苹果行业顶级“玩”家1000多人。
 
  “我们在一起学习、观摩、比武,讲苹果色泽、比苹果个头、尝苹果口感。”1982年出生的高级农艺师郝启宏就是俱乐部一员。
 
  父亲去世时给郝启宏留下一句遗训,“猪上千、牛上万,苹果拉得垫猪圈。”郝启宏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回应着父亲的遗训。他通过自学,成为农民技术员,2018年在延安青年技术大比武中,获得果树管理第一名。
 
  “洛川苹果687亿元的品牌价值,是几代农民兄弟在实践中干出来的,谁有真本事,就要让受尊重、得实惠。”洛川县委书记王明智说,县上为12个乡镇各聘两名农民技术员,县财政每年给一名技术员发放1万元补贴。由此带动全县职业农民680人,200多人取得高级职称。
 
è‹1æžœ
 
  2019年9月,由黄龙县委起草的“关于破格提拔冯万能为副科级干部”的请求,呈送到延安市委组织部,很快便得到批复。整整两年前,“柔性”人才冯万能考录为黄龙县公务员,700多天后,被任命为县政府办副科级督察员。
 
  “破格提拔一名副科级干部,在黄龙县不多见。我们就是要树起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人才观。”黄龙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荣说。
 
  财政尚未过亿的黄龙县,今年列支500万元作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4年前,他们在全市率先成立“科技人才工作站”,负责全县各类人才的引进、培育和服务。最让人感动的是,凡是来黄龙实习的紧缺专业大学生,县上每月发800元生活费,爱才之心可见一斑。
 
  “接访的那一刻,我仿佛发现了一个人才富矿。”6月26日,延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杜金根到市信访局接访,两名年轻的来访者让他感到“兴奋”。
 
  近些年,延安市各县区为了优化兵源,自行规定,凡大学毕业生参军退役后,县上负责安置工作。因为是“土政策”,这些人有工作没编制,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找杜部长“上访”的,正是两名退役大学生。
 
  “有过正规大学培养,进过军营摔打,这样的干部苗子多难得呀。”延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杜金根说,不拘一格识才不能是写在文件里的华丽词藻。眼下,延安市相关部门正在制订方案,将通过“定向招录”的方式,力争3—5年内,让全市2000多名退役大学生“入编”。(当代陕西 梁生树 王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