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黄河 记录潼关之美——“保护黄河生态弘扬黄河文化推动渭南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潼关

2020-04-13 17:06:21 来源:渭南日报

渭南日报 记者 雷沛 见习记者 任晓彤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助力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报开设“保护黄河生态弘扬黄河文化推动渭南高质量发展”专栏。宣传报道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情况、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工作举措、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做法成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办法,切实讲好黄河故事渭南篇章,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渭南,这座黄河与华山相恋的城市,正在抢抓机遇,推动新时代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4月10日,我市“保护黄河生态弘扬黄河文化推动渭南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启动。当天,来自中省市20余家媒体记者来到此次活动的第一站潼关县,实地了解该县加大资源整合开发、积极实施产业转型、推动黄河流域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等情况。

在潼关古城东山景区的潼关县博物馆,这栋建筑风貌复原明清时期潼关古城的山河一览楼,再现了明清时期潼关古城的辉煌盛世。站在三层观光平台上一览整个景区的全貌,领略三河交汇的壮美,极目远眺尽收黄河金三角的美丽景色。“这里太美了,我要赶紧记录下来,发回网站。”正在拍照的陕西传媒网记者洪英激动地说道。

东山景区北靠黄河,距离华山景区15分钟车程,投资30亿元,按照边建设边运营的思路,未来3到5年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建成后将重现潼关古城当年风貌,与国家级黄河湿地公园、岳渎公园、黄金矿山公园、水坡巷共同构成潼关“一城三园一街”,和“十里画廊·慢游潼关”共同成为潼关黄河文化旅游两大旅游体系。

走进陕西金桥现代农业园区软籽石榴标准化示范基地,放眼望去,一棵棵绿油油的石榴树散发着无限生机,大棚里几朵橘红色的花苞格外醒目。2014年,随着软籽石榴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值逐年上升,潼关县将软籽石榴产业作为该县主导产业。

“过去看不到收益的时候,我做工作让村民种,村民们只是摇摇头,如今看到收益了,大家看见我,都拉着我去他们家果园。”园区负责人王新军介绍道。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园区已建成软籽石榴生产基地5000余亩,育苗基地300余亩,年产优质抗冻软籽石榴苗木150余万株,年产值达230余万元,全县软籽石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89万亩,去年产量达到6000吨,产值1.2亿元。

潼关素有“华夏金城”之称,近年来,潼关县依托黄金产业比较优势,坚持“黄金强县”发展战略,大力推动黄金产业升级改造和产业链完善,推动黄金产业可持续发展。采访潼关县的最后一站来到潼关首饰一条街。

为实现黄金企业由生产型向营销型的转变,潼关县累计投资1.3亿余元改造提升潼关首饰城,擦亮“潼关金”品牌,将潼关金饰品街区打造成为西北地区金饰品集散中心。目前,年销售额约10亿元,年利润约4000万元。

“潼关县正策划建设黄金小镇,改造废旧金矿发展文旅项目,通过延长完善产业链,走生态化、绿色化、集团化发展路子,已初步形成了探、采、选、冶、贸易、旅游、尾矿综合开发利用的产业格局。”潼关黄金产业发展中心苏军向采访团介绍。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潼关的经济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这次对“华夏金城”的深入了解,我对未来潼关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中国网记者邓林菲说,“潼关县立足于现实基础和资源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助推潼关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是我要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潼关县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追赶超越目标,落实“五个扎实”要求,紧扣“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黄金强县”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加速推进经济转型、城乡融合发展,出台了相关服务政策,为潼关文化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前,我觉得潼关就是产黄金的地方,通过这次采访,我对潼关的历史、地位、文化、产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会用笔和镜头记录真实的潼关,让更多人了解潼关。”“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经历,也是一次收获满满的印象之旅,如果有机会,我会再来潼关看看。”两天的潼关之行结束了,但采访团成员对潼关的关注并不会因此结束。“虽然行程紧锣密鼓,我们白天赶路、晚上赶稿,但每个人都乐在其中。”这是阳光报记者崔宁的心声,也是采访团成员共同的心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