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乡村教师的扶贫路》 ——“马云奖”获得者孙志成的扶贫侧记

2020-11-10 15:56:07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孙志成,丹凤县蔡川镇两岔口教学点教师。2019年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他的身上充满着诱人的荣誉光环,充满着教育界神奇的色彩,更多的是充满了无数的辛苦和艰难。教书育人、奉献青春、坚毅顽强伴随着他在扶贫路上一直前行……
  

  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身兼校长到炊事员多个角色的他,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校长勤杂工、扫地带打钟、教书又做饭、放学包护送”,这是他日常工作生活的最形象、最真实的写照。特别是近几年,孙老师不但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家访教育扶贫也特别挂心。他课余时间就在村里、田间转悠,经常和当地村民在田间地头、廊前屋下拉家常话脱贫,开展交友交心,扶智扶志工作。当地的村民都特别喜欢他。每次在核查教育脱贫工作过程中,他对自己包扶的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都如数家珍,无论打电话询问还是当面访谈,家长的情绪都非常高,主动配合,积极支持。放学后,他没事了就到村里去看看,了解一些情况,和困难户沟通交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他说,取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做好教育脱贫的工作基础。
  
  他了解到太子庙村附近有个学生叫胡某,智力二级残疾,家里有5口人,爷爷奶奶近八十岁高龄,父母都是智力一级残疾,孩子平常就靠爷爷奶奶照料。由于爷爷奶奶年龄大,行动不便,不能接送孩子,为了孩子不失学,面对如此情境,孙老师的怜悯之心也油然而生,虽然那时候还没有送教上门的工作要求,但是孙老师已然决定送教上门爱心助力!胡某这样的孩子,或许会被很多人遗忘,但是好的时代不会忘记,好的教育不会忘记,好的老师更不会忘记。教育扶贫的路上,不能让一个孩子失去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肩负重任,携带爱心,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初心,孙老师便义无反顾的踏上了送教上门之旅,这一送就是整整五年。刚开始,胡某一见到孙老师就东躲西藏,于是他见机行事,招呼着和她一起玩游戏。半个多小时后,胡某主动走到气喘吁吁的孙老师的面前,开始摆弄着孙老师的书,对着老师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先前的恐惧之心荡然无存。一次又ー次的送教上门,通过谈心沟通示范操作、指导练习等方法措施,在孙老师的耐心帮扶之下,胡某原本在别人眼里是个不正常的孩子,现在已经能够洗脸、刷牙、叠被子、洗衣服、扫地,能做最基本的家务了,也学会接纳别人了,由以前看见陌生人就躲,到现在能上前迎接打招呼,性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天都能看到孩子原本天真烂漫的笑容了。
  
  时代在变,教育在发展。异地搬迁脱贫攻坚的形势也是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像蔡川镇两岔口“单人初小”这样教学点的消失是时代变更、社会发展的必然的产物。然而,正是有了孙志成这样“草根”老师,两岔口的教学点几次在撤并的过程中,由于村民的极力挽留和请愿,撤并工作终是搁置。这是村民对孙老师的挽留,也是对孙老师付出的最佳评价!正是有孙老师这样的老师,像胡某这样折翅的小鸟和其它的孩子们,有了一个别样的快乐童年,沐浴着爱的春风,快乐成长!
  
  孙老师的扶贫足迹遍布了两岔口村的沟沟岔岔,辛勤的汗水撒播在贫困户们的门框窗棂,爱心暖意滋润了数十名像胡某这样的贫困学子的心田,大山深处的孩子同样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他们展翅振羽,放飞梦想健康成长!
  
  辛勤的付出必然有辉煌的收获。近年来,孙志成老师先后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被丹凤县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最美乡村教师”、2018年被商洛市委宣传部文明委评为“2018年商洛好人”,为马云基金会评为“马云乡村教师奖”。—2020年,他再次被评为丹凤县的“身边好人”。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临别时,孙志成老师意味深长的说。(供稿人:郑志财 赵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