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人大驻吉河镇三河村工作队扶贫纪实

2020-07-02 15:12:48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钱揣在自己口袋,路修到自家门口,住房宽敞亮堂,这就是群众的幸福感。”

       在吉河镇三河村,过去贫困户家家难念的“经”,现在有区人大及吉河镇镇村工作队一起念,把“困难经”“贫穷经”念成“致富经”“幸福经”。直击工作队“扶贫频道”会发现,以前的产业、住房、就医、就学等“老大难”问题,现在已经得到解决,让群众舒展了眉头。

       两手抓,拓宽增收渠道

       “以前村里没有支柱产业,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能不饿肚子,要赚钱还得去外面。现在村民合作社可以入股分红、家门口打工,还能照顾老人孩子,真好!”

       “皇菊香,金满筐”。在三河村的皇菊产业基地园里,老赵正在清理杂草,“别小看这一片绿油油的菊花苗子,等到秋天花开出来了,可有大用处哩”。“去年我家参加了皇菊合作社,分红得了600元,我们两口子在这摘菊花还赚了几千块工资呢。”小任是村里的贫困户,几千块的工资对他来说,起码能够解决孩子的上学费用。

        三河村的皇菊产业合作社,是该村产业脱贫的一个重要链条,直接链接着60余户贫困户的致富链条。2018年,在请教了农技专家后,区人大和吉河镇为建设皇菊产业基地投入了大量资金。那段时间,如何建好皇菊产业园区,成为了原第一书记吕洁和镇驻村干部马洪德的心头大事。白天联系园区搭建、咨询苗木种植技术、引进花卉苗木,晚上就开会研究问题,收集各方建议。终于,皇菊幼苗栽进了地,看着苗木长势良好,他俩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脱贫致富,有努力就有收获。“三河村的土地还是比较适宜皇菊的生长,出产的皇菊色泽金黄、个头也大”区农业局专家到三河村进行技术指导时说。三河村皇菊种植加工产业的成功,第一年就使村民尝到了甜头,带动了60余户贫困户发展,平均每户分红600元,工资性增收3000余元。

         刚起步的合作社并不能辐射带动所有贫困户发展起来,工作队深刻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区人大副主任郭放军和镇党委书记何金锋围绕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多次深入探讨,认为产业发展必须两手抓:一手抓合作社,大范围辐射带动发展;一手抓困难户产业,逐个精准击破贫困。

         因户施策,选准产业。郭放军包联的两户贫困户任金万和罗发银就是这样致富的。三河村11组的罗发银,家中有四口人,两个儿子都是精神病患者,长期住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他和妻子在郭放军的帮助下,喂养了300余只鸡,4头猪。“以前就靠一点低保钱过日子,现在有了点小产业,心里也踏实多了”,罗发银给圈养的鸡喂着饲料,心里是又激动又开心,“这都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和人大郭主任的热心帮助,今年还给我帮忙新修了猪圈和鸡圈,我也要积极想办法把日子过好”。同是郭放军包联的贫困户任金说:“我今年养了200多只鸡,还养了4头猪、10只羊,脱贫是没有问题了。去年我家门前的这条路还是崎岖土路,拉饲料都不方便,还是多亏了郭主任给联系修了这100多米的水泥路,现在路这么方便,我得好好发展我的产业呀。”在郭放军的鼓励支持下,任金万充满了勤劳奋斗的动力。

        安全住房是幸福的庇护所

        “新房屋亮堂堂,我们心里也敞亮!”搬进恒华家园新房的周先林感慨到。走进周先林的新家,明亮的客厅、光亮的地砖、整洁的家居,舒适的居住环境让人的心情都会变得更好一些,这是周先林入住新家的第一感受。

        周先林一家原本住在三河村11组,土木房屋年代久远,主墙已经开裂,无法再维修居住,被区住建局鉴定为D级危房,而且交通不便,给孩子上学和夫妻务工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村帮扶干部罗先宏为解决周先林家住房问题可没少跑路,又是宣传安全住房政策,又是协助办理手续,但当他看到周先林一家住到新房子面露欢颜时,他觉得一切辛苦都没有白费。

         对于群众来说,有房住就有了幸福的依托。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住房安全一直都是工作队关注的“重点频道”。何金锋作为工作队长,群众的住房安全就是他的第一责任,他把这个担子牢牢扛在肩上,时时挂在心头。多次组织镇村干部召开安全住房专题会议,逐个研判、制定措施、分解任务,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干部人头上。他认为,干部要脚底有泥,心里有爱,他带头走家入户宣传政策,想尽办法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确保群众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截至目前,三河村危房改造36户110人,异地搬迁58户,214人,其中集中安置44户164人,分散安置10户45人,一院两制4户5人。贫困户都能达到安全住房标准,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为梦想添一双翅膀

        梦想的绽放,需要雨露的浸润。对于罗虎一家来说,三个儿女分别考入大学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他说,最让他高兴的还是赶上了党的好政策,不然他们一家也得为学费发愁了。

        罗虎是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他们夫妻二人吃苦耐劳,但由于罗母重度残疾,三个儿女都在就读大学,家庭生活负担还是使他们压力巨大。镇党委书记何金锋作为帮扶人,根据罗家实际情况,争取落实相关政策,先后帮助罗虎两个考入本科的子女享受大学生学业补助5000元,生源地贷款8000元,考入专科的女儿享受补助3000元,有效解决了三个孩子的学杂费用。何金锋又帮助罗虎母亲按照最新的“分类施保”低保政策,申请了重度残疾低保,保障了老人的基本生活花销,为罗虎家庭减轻了负担。

        区人大也积极联系人大代表参与到爱心助学行动中。通过区人大帮扶干部搭建的桥梁,区人大代表杨联菊多了个“干女儿”。在得知三河村贫困学生小余双亲都去世了,她又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财经大学后,杨联菊主动承担起了小余所有的上学及生活费用,并且用母亲般的爱心去关心她。

        区人大派驻三河村的新任第一书记刘晓波也在通过他的方式,为梦想助力。他联系市妇联组织开展贫困学生帮扶行动,一方面关怀困难学生生活学习,鼓励他们坚定梦想,好好学习,一方面也为贫困学生捐助助学资金,帮助他们向梦起飞。

        扶贫无小事。一户户困难情况,一条条新修道路,一幢幢安置房屋,一个个产业项目,都是区、镇、村三级干部心间上的大事。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森文多次深入镇村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扶贫领域“八个一批”相关问题及干部帮扶工作。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用于三河村3.8公里道路建设、安置社区建设,以及企业产业发展;协调区人大办公经费修建了3处垃圾池,有效改善了三河村的村容村貌。

        短短几年间,三河村贫困现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19年底即将实现脱贫摘帽。镇党委书记何金锋说:“这几年,在区人大、镇党委以及全体驻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之下,三河村基础设施、产业园区、水电网络等民生工程得到了全面推进。完成了5.3公里道路硬化、10.2公里油返沙道路维修,解决了2个组产业发展便道,新修河堤800米,新建人饮工程5处、小水窖16个,新建三河村安置点1处,支持发展3个产业合作社。同时,区、镇、村三级扶贫干部结对帮扶三河村贫困户216户756人,倾注真情,扎实帮扶。截止2018年底,帮扶172户675人实现脱贫致富,今年继续帮扶14户43人脱贫越线。在当前百日攻坚的紧急战期,驻村工作队继续发扬精诚团结、苦干实干的精神,坚守一线、攻坚克难,为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实现全村脱贫摘帽而不懈努力。”

        小小的扶贫事迹,是一串小小的温暖,洒在三河村的沟沟壑壑,串起群众与干部的连心之路,通向温暖光明。(供稿人:汪洋)
 
返回顶部